學習

未來組織發展的兩種趨勢

學習

未來組織發展的兩種趨勢

昨天早上在台北跟 Happy 聊天,其中我們也聊到未來企業發展跟管理的可能趨勢,以下兩點的內容我覺得交流的很愉快,也跟大家分享。 反組織規模化 過去幾十年,擴大規模往往是企業步入成長期後,最重要的發展策略,可以說沒有之一。 擴大規模為什麼有效? 因為當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跟產品都經過市場驗證,進入成長期的企業,不論是自身策略的期待,或者是資本市場的要求,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成長」。不論是營收成長或者客戶數成長,都將是企業最重要的指標。 而成長的公式: 營業額 = 訂單數 X 客單價 = (流量 X 轉化率) X (商品數 X 平均商品單價) 然後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的企業,最常見的成長方式就是複製既有的模式。簡單的說,如果開發 10 家客戶,需要 3 個業務,現在要開發 50 家,那就請 15

By gipi
讀《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重新思考目標管理的意義

學習

讀《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重新思考目標管理的意義

今天早上聽了一本書《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英文書名是"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這本書是由兩位 OpenAI 的科學家一同撰寫。 這本書提到的概念與我過去幾年在思考的議題很相近,所以我聽得非常有共鳴。文章內容將近 7,000 字,以下我先幫大家摘要一下重點: 1. 所有的偉大創新,往往都不是源自於計畫,而是源自於意外。當創新過程的踏腳石並未出現時,許多的創新往往都是做白工。 2. 目標的暴政與欺騙性,過度追逐目標很可能反而讓人偏離了方向。 3. 目標函式源自於過往經驗的總結,確定性高,但可能性低。追求確定性會讓人變得短視。 4. 延續或創新,繼續做熟知且明確的東西,或者做陌生但充滿不確定的東西?這將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5. 對目標管理的反思,不要追逐百分之百確定性,也不應該將百分之百的資源投入在年度目標上。 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 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偉大創新,往往都是意外所得。所有偉大的創新都必須有踏腳石(stepping stones),而你是難以分辨這些踏腳石的。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