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 哩行軍的故事,看如何面對不確定性

從 20 哩行軍的故事,看如何面對不確定性
這張圖是史考特團隊在南極點所拍下的照片

幾年前吉姆柯林斯出版了《十倍勝》這本書,書中談到了 20 哩行軍的故事。後來這個故事被廣泛地拿來作為商管的教材,多數的觀點談論的是關於紀律,部分則更著重於探討不確定性。

多年前我在講專案管理課程時,我也會以 20 哩行軍作為開頭的案例,鼓勵大家思考,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到底能學到些什麼。今天我想用這篇文章,再次深入探討這個故事所能帶給我們的啟發。

不過因為年代久遠,許多的史料以不全然可考,我僅就我能收集到的部分做了考究,內容肯定不完整。加上歷史往往是成功者撰寫的,所以真相是否真如往上文件所陳述我也不得而知,但我們姑且把這當成一個半虛構的案例來討論,試著從這個案例中有所學習。


關於背景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地理知識的擴展,探險成為一種流行的活動。許多國家對於探索未知的極地地區充滿了熱情,尤其是南極點被視為人類尚未征服的最後邊疆。

與此同時,探險也被視為國家實力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徵,成功抵達南極點不僅能為國家帶來榮譽,也能吸引資金和支持。

而在當時,有兩支比較知名的南極探險隊,他們的領隊分別是:

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是挪威探險家,他原本計劃征服北極,但在得知其他探險家已經先行到達後,決定將目標轉向南極。他於 1911/10/19 日秘密啟程,並於 1911/12/14 日率領四名隊員成功抵達南極點,成為第一個抵達該地的人。並順利於 1911/1/25 日成功返回。

羅伯特·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是英國探險家,他早在 1901年就開始了南極探險,並在 1910 年再次組織了一支隊伍,搭乘「新地號」前往南極。並於 1911/11/1 日啟程,最終於 1912/1/7 日抵達南極點,看到阿蒙森留下的信件,並於返途中因諸多因素而罹難。

兩支隊伍的比較

為了更有效的比較兩支隊伍,我將相關資料整理成下面這張表:

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差異:

  1. 團隊成員,阿蒙森的團隊只有 5 個人,史考特則有 65 人。人數多,分工多,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角色,但連帶的問題就是面對不確定環境時,調整速度就會很慢,當有人身體出狀況時,總需要有人照顧,而他所負責的工作任務也必然要移轉給其他人,同時整個部隊所需的物資問題也會變複雜
  2. 行前訓練,阿蒙森團隊全體都受過訓練,反觀史考特團隊,可能是人數較多,並未受過完整的行前訓練。這對於陌生區域的探險其實是很大的風險。
  3. 交通工具,阿蒙森選擇了適應極寒環境,且擅長在雪地移動的愛斯基摩犬,而史考特卻選擇了不適應極地環境的西伯利亞馬,同時還採用了未經測試的電動雪橇,這等於為高不確定性的探險,又再一次增加了不確定性,而事實證明,這個電動雪橇在過程中故障了,導致他們得透過人力來拖拉雪橇。
  4. 行軍策略,阿蒙森強調嚴格的行軍計畫,日行 20 海哩,史考特則制定了詳細的行軍計畫,但卻因為預測失準,計畫完全趕不上變化。這個議題我們後面會有詳盡說明。
  5. 預演行軍,阿蒙森在當地住了一陣子,也針對探險做了預演,但史考特沒有做。
  6. 食物準備,阿蒙森選擇了新設計的保溫瓶來保存熱食,中間發生短暫糧食不足的問題時,他選擇殺幾隻雪橇犬補充熱量。而史考特選擇的食物中有容易腐敗的羊肉,且在食物不足時,仍沒有痛下決心殺幾匹馬為人類充飢。但這或許也有其他考量,畢竟整團人數有 65 人,殺一匹也不太夠大家吃,而馬又是載運行李的重要工具,全殺光也容易衍生其它問題。
  7. 補給計畫,阿蒙森是在固定位置設置顯眼的補給站,而且設置了多個,反觀史考特只設置了一個不顯眼的補給站。

從這個比較中,我們應該不難看出兩支隊伍的差異,但我相信史實中史考特應該沒那麼差才對,畢竟他也是很有經驗的探險家,不該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值得探究之處

了解了背景資訊,往下我們繼續來談談南極長征這個故事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如果長征是個專案,兩個不同的領隊,分別採取了哪些策略,為什麼有效,為什麼無效呢?

專案風險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探討這個專案的可能風險有哪些。探險的不確定性高,所以風險其實很多,但我這邊先列出的是足以致命的風險,那就是「食物不足」與「極端氣候」

食物短缺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沒有食物就沒有體力,沒有體力要在南極雪地中行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阿蒙森原先的計畫是用 109 天的時間走完 1,860 海哩,最後他實際用了 99 天的時間,而行程中因為氣候問題而停軍的天數有 6 天,也就是實際用了 93 天完成 1,860 海哩。換算下來差不多等於每天 20 海哩。(20 哩行軍這個名詞的由來)

試想,5 個人,109 天的食物大概是多少量?為了保險起見,一般會多準備一些,可也無法太多,否則行李就容易過重,造成行走上的困難。

如果要在三個補給站放置一定的食物量,又該放幾天?放少了,回程不夠吃,放多了,如果前面的行程有耽擱了,吃光了身上的食物,很可能出現食物短缺的問題。

已經走過的路線,大概可以估算回程需要多少食物,但往後的行程卻是未知的,所以多數狀況下,我們會保留更多給往後的行程。只會在補給站放足夠的食物量。

極端氣候問題,除了帶來危險外,也會影響到推進行程,根據紀錄,阿蒙森團隊共有 6 天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整天都沒有推進。而史考特則有 9 天的時間。

而這種非計畫內的停留,便會消耗額外的食物,如果一開始沒有留好這樣的 buffer,那食物很容易就不足了。

除此之外,極端氣候也會導致人與動物的適應性問題,根據資料,史考特團隊成員因人數較多,中間曾發生多次成員不適應高山氣候,以及難以適應在下大雪時前進的步調。因此在氣候稍差時,史考特團隊便會決定停軍。

史考特團隊的成員,沒有經過訓練,選用的運輸工具是電動雪橇,過程也出了問題,導致需用人力來拖拉,而負責運送物資的馬匹也不適應極端氣候。這一連串的問題,都與極端氣候有關。

除了上述兩項,地形問題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大雪覆蓋的關係,很難光從地貌看出潛藏在大雪之下的危機。

兩人看待風險的角度

從專案管理角度來看,這本身就是個高不確定性的專案,因為我們永遠不曉得接下來會面對什麼。

而這也正是史考特縝密計畫失效的原因,因為面對高不確定性,計畫能力遠不如應變能力,計畫通常是為了預期做準備,但應變能力往往是為了不如預期時的準備

史考特選擇了計畫,阿蒙森選擇了應變。

應變不是不做計劃,而是不過度計畫,更強調回應能力。

阿蒙森採取小團隊、行前訓練、選擇用愛斯基摩犬、做預演行軍、建立更充足的補給站,以及接著我們要談的日行 20 海哩的紀律,這些都是為了降低不確定性。

小團隊,比較不會有過多關於人的問題發生,5 個人,要出現身體不適或受傷的機率遠低於 65 個人的團隊。

行前訓練與預演行軍,可以降低因不適應高山氣候,或不熟悉各種工具而造成的問題。

選用愛斯基摩犬,用途是為了拉雪橇,而愛斯基摩犬早就適應了極端氣候與地形,可以很好的節省時間與體力。

補給站設立,多達 3 個補給站,可以避免回程時因補給站太遠而出現的食物短缺,也可以減少去程時行李的重量。

反觀史考特,選擇了大團隊,採用了不成熟的電動雪橇,使用不習於極端氣候的西伯利亞馬,且僅僅設立了一個補給站。這些不僅沒有消除不確定性,可能反而增加了不確定性。

或許他覺得大團隊一切都比較周全,也假設電動雪橇可以正常運作,而沒有為雪橇可能出問題做好準備,甚至沒做事先的訓練。這一切,或許都根源於對風險的忽視,過度相信自己的縝密計畫

20 哩行軍為何更能抗衡風險?

說明完了專案的風險後,我們可以進一步來探討為什麼 20 哩行軍有助於抗衡風險。

首先,我們可以先看看下面這張圖,這張圖的橫軸是日期,縱軸則是哩數。我畫了一條曲線,這條曲線意味著開始行軍後,每天最大可走的里程數

而這條曲線之所以有上下起伏的問題,主因在於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地形、氣候、團隊成員的議題,而導致不一樣的結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不確定性。

所以很可能我們在行軍的第 10 天遭遇了一個極端地形,讓我們能行走的哩程數降到平時的一半,又或者遭遇了極端氣候,讓我們不得不在原地停留了兩天。

阿蒙森與史考特的走的路線不同,開始的日期也不同,加上他們採取的行軍策略也不同,兩個團隊所繪製出來的曲線肯定大不相同。但我想先用這樣的示意圖來呈現這次行軍過程一些可能的不確定性。

理想狀態下,我們可以讓團隊實際推進哩數貼近,那這就很接近以最短時間完成本次行軍所需的時間,基本上你很難更短了。而這也是史考特採取的策略,無論如何,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不能走就停。

可真實情況下,史考特團隊的曲線可能長這樣:

史考特團隊人數很多,推進速度肯定不如小部隊,加上選用了不合適的工具,攜帶了過多的儀器,而且每天的行程都盡可能走到無法再走的狀態。一天結束時,很容易感到筋疲力竭。

加上人數多,很容易出現幾個人身體不適等問題,這也會拖慢整體速度,而當有狀況的人變多,團隊經常處於疲憊不堪與不安的情緒下,也會導致士氣低落,大家對於繼續前行意興闌珊,即便被逼著往前走,也難以為繼。

史考特這種行軍法,忽略了三個很重要的元素:即餘裕、可預期性與團隊士氣,而這兩者是息息相關的。

餘裕

所謂的餘裕,指的是遊刃有餘的程度,如果一個團隊總是精疲力竭,總是要耗盡最後一分力才能完成任務,總是處於體力、情緒的臨界點,那這些人是處於壓力過大的狀態。

而當一個人長期處於壓力過大狀態下,他的創意會消失,活力也會減少,更嚴重的是動機會下降。而當一整個團隊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團隊士氣自然低落。

反之,一個充滿餘裕的個人,在完成今天的任務後仍有精力可做些其它事,可能是構思累積很久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也可能是看看身邊夥伴有什麼需要的,抑或主動休息,維持個人的身心平衡。

當團隊中每個人都是如此時,這個團隊的士氣自然高昂。

可預期性

除了餘裕之外,固定 20 海哩的推進節奏也會提高團隊的可預期性。大家清楚明白,每天我們就是要走 20 海哩,不會因為天氣好就變 30 海哩,也不會因為還有體力就被逼著繼續往前走。

這種可預期性會大大增加團隊的心理安全感。

試想想,當你今天晚上跟別人有約,或者想要好好休息一下時。但你的主管總是喜歡隨時增加工作,也特別喜歡在下午五點時召開會議。你會不會擔心今天晚上的行程泡湯?會不會擔心主管又臨時交辦了任務呢?

這種擔心會讓你對晚上的行程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當你長久處於這種狀態下,工作動機很容易被消磨殆盡。

團隊士氣

看似沒實質影響,但士氣高昂的團隊,解決問題的創意會更多,也更願意鼓舞身邊夥伴,面對挑戰時仍然感到鬥志高昂

反之,缺乏士氣的團隊,面對問題時意興闌珊,得過且過,三不五時會抱怨,或經常將負面話語掛在嘴邊,滿滿的負面情緒不斷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搞到最後,整個團隊都會處於低氣壓之下。

縝密計畫之所以失效,不是因為計畫沒有用,而是忽略了餘裕。

20 哩行軍策略

接著,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阿蒙森的行軍策略到底長怎樣。

我一樣用灰色虛線代表最大哩程數,用紅色實線代表實際哩程數。

我們可以看到,阿蒙森的策略裡,即便當天能走超過 20 海哩,他也選擇只走 20 海哩,這就讓團隊在體力上具備充足的餘裕,可以面對隔天持續的行軍。

而在那些走不到 20 海哩的日子裡,他也不會勉強,而是選擇少走一些。可是除非面對極端氣候,否則不會輕易停軍。

當體力有餘裕,鬥志會比較高昂,身體或精神出狀況的機率也會下降。當團隊中每個人都是如此時,團隊士氣都會比較好。

阿蒙森的 20 哩行軍策略,看似針對環境的不確定性下手,他也同時考量了人的不確定性

透過保有餘裕與可預期性來確保每個人的身心健康,進而強化團隊士氣。

從 20 哩行軍看敏捷開發

當初我之所以會研究這個事件並非因為《十倍勝》,而是我在找尋敏捷開發的資料,剛好看到這個案例,覺得非常貼近敏捷開發要強調的概念。

固定交付週期的意義

敏捷開發的交付週期會盡可能固定,長度約莫在 1-4 週。我們通常會說愈短愈好,因為能盡快交付才能盡快創造價值。而在實務上,最常見的週期可能是 2-3 週。

從本文的案例中,20 哩行軍某種程度也意味著每一天一個週期,交付 20 哩的哩程數,但若有意外,則無法交付那麼多

敏捷開發其實也很像,每個固定的交付週期我們會交付一個預估的產出,可不能百分百保證可做到 100% 交付。因為過程很可能會有不確定性,像是估算錯誤、意外的 bug、人員請假等。

固定週期一樣會給團隊跟用戶端可預期性,他們知道自己大概會在什麼時候產出與獲得什麼。

開發的餘裕

本文我們有談到餘裕的概念,在開發過程,餘裕也是相當重要的。有些團隊採取的是在幾個 sprint 後有一段休耕期,有些團隊則選擇不把開發量能充滿,留下一些 buffer,或讓團隊有時間做培訓、交流,或者研究新技術的時間。

如果一天有 8 小時,一般我們只會排 4-5 個小時的工作量,而且要避免在日常給工作團隊塞太多的會議與例外工作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因為當你心理的預期是「他才排 4 小時的工作,應該還有空檔...」,那你就會給他塞更多工作。

而當你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為「他今天已經排滿了,要排任務得等待他手邊任務完成...」,那你會讓他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過多的會議與例外工作除了會增加工時外,也會導致加班,而經常性的加班則會讓一個人感到毫無餘裕。對工作失去熱情,對生活充滿厭倦。這樣的人是很難有創造力與動機的。

餘裕可以被用來處理意料之外的問題,例如 P0 等級的問題,但不該被用來開發更多的需求,或者填塞更多的工作。

小團隊的優勢

敏捷團隊強調小而完整,最好是團隊中每個人都能做到 end-to-end 的交付,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溝通與 context switch。交付效率往往是最好的。

沒有過於複雜的分工,每個人都能獨立作戰,不會因為少掉哪個人而導致整個團隊無法完成交付。也不會因為一個人請假而影響到整體開發進度。

團隊小,協調事情也容易,方向錯誤時,也可以很快調頭。這是阿蒙森的 5 人團隊能享受到的優勢。

團隊士氣

士氣看似是一種很玄的東西,但其實它是目標、意義感與餘裕的綜合體。

當一個人有明確目標,也有為這個目標努力的意義感,那他會願意為這個目標加倍努力。但過度努力的人,經常會把自己搞到筋疲力竭。這時你必須留意餘裕,因為缺乏餘裕的人,創造力較低,生產力也比較差。

與其過度努力,不如保留餘裕。

凝聚目標、賦予意義感、讓團隊保留餘裕是團隊領導者的三大重要任務。因為唯有如此,你才有機會建構一個士氣高昂,無所不能的團隊。

Read more

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6 種同事

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6 種同事

在剛出社會時,我對職場人際關係這件事仍處於懵懵懂懂的階段,覺得不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交往,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維持對每個人的基本禮節,但我並不是一個熱愛與擅長社交的人,所以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我部門內更擅長社交的同事,他獲得的能見度與目光其實比我更多。 我真正感受到人脈的重要性是在我出社會的第二年。 那一年我從台北調回台中,接手了一個團隊,我當時的主管在公司內的角色舉足輕重,手下帶領個 5-6 條產品線,也經常要對公司的高層報告,加上他是公司主力產品之一的早期開發者,所以在公司內算是很得人敬重的那種人。 我在他手下的時間大約一年半左右,期間他讓我見識到了職場人脈的威力。 第一,他有一群年資跟他相當的朋友,這些人因為我們經常一起用餐,所以我跟他們也很熟。他們經常會跟我分享很多公司的秘辛,以及正在發生的事情。除此之外,也會在我需要協助的時候,出手幫我協調,讓我做起事來更順暢。 第二,他的上級關係很好,老闆會將比較複雜,難處理的工作任務優先指派給他,並直接給予兵權,讓他更容易運作。不只直屬主管,更上一級的主管也很信任他,所以當上級發現他們交辦的任務可能超出我主管的權

By gipi
建立信任感的五大元素

建立信任感的五大元素

過往我在談溝通問題時,我通常強調形式、文字、工具都是次要。因為我認為溝通問題的核心,往往在於雙方的互信基礎,或者稱之為信任感。 為什麼當你提出一個提案時,老闆會要求你準備好完整的報告資料,但另一位資深同事卻只要口頭告知呢? 為什麼當你被指派一個任務時,老闆會要求你每天要跟他回報進度,而且他還要看到具體的工作產出,但與你同期的另一個同事卻只要在每週週會時報告就好呢? 為什麼負責同樣工作的兩個人,在報告過程,一個人被各種拷問,另一個人老闆則是聽完後就放行呢? 你可能會覺得老闆差別對待,但回過頭來想想,為什麼老闆會差別對待呢? 我們可以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來思考這件事,我們對待身邊的朋友也不是同等待遇。有些朋友你可以放心把東西借給他,因為你知道他不會不還你,但有些朋友你則會非常謹慎,會問他幹嘛不自己買?借了何時要還?這其實也是一種差別對待。 就像我有個朋友每次約會必然遲到,我當天一定會打兩通電話提醒他不准遲到。但那些總是準時的朋友我就不會這麼幹,因為我相信他們不會遲到。這也是差別對待。 我們本來就會因為一個人的狀態,而決定我們對待他的方式。 而決定我們怎麼對待一個人的因素很多,可

By gipi
DEI 為何遭遇反彈?

DEI 為何遭遇反彈?

前陣子跟一位朋友在聊 DEI 的話題,談到在川普當選後有多家美國企業調整了 DEI 政策,再談到為什麼 DEI 的推動遭到反彈。 我針對這件事說明了我的觀點其實很簡單:「過度極端的理念,絕對不會形成社會共識。」 極端是什麼意思?就是 100% 符合 DEI 的定義,不容一絲絲違背。不論在什麼場合,碰到什麼類型的人,都應該符合 DEI 原則,否則就不是 DEI,就不應該。 舉例來說,之前吵得很兇的性別認同議題,如果一個生理男性,他的性別認同是女性,所以她認為自己應該上女廁,應該去女澡堂,應該能參加女性專屬的活動甚至競賽。 你接受嗎? 再舉個例子,為了符合 DEI 原則,所以公司的董事會與高階主管的成員中,必須要有一半的女性,且有 20% 的拉丁裔成員。但我公司經營時,我正好找到了一群很棒的人,但這些人碰巧都是男性,這是否意味著我要放棄這些很不錯的男性候選人,改成找女性? 找到優秀且適合的人才已經不容易了,

By gipi
找一個合適自己的 Mentor

找一個合適自己的 Mentor

這幾年在台灣的社群活動中,很多社群都採取了 Mentor 制,像是曼陀號、領袖100、藍途計畫等,都具有 Mentor / Mentee 這樣的設計在。 我這輩子有過很多位 Mentor,每個 Mentor 都教會了我許多事。但有些是我單方面瘋狂跟對方請益,對方不見得有把我當成 Mentee。 其實我對 Mentor 的定義是這樣的: 「對我人生或職涯有重大啟發的人,可能是一個在當下階段能教會你很多東西的人,也可能是一個協助自己打破過去經驗或行為的人。」 怎麼找到合適自己的Mentor? 不見得每一個 Mentor 我都有一個拜師的過程,過去10多年來,與我彼此有互相認定為師徒關係的人就三位,其他我所寫的 Mentor 大多是因為在互動與共事過程中,給了我一些重大的啟發,例如周忠信老師、林隆潤策略長等等,這些人都算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導師。 而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找尋合適自己的 Mentor。 我覺得我運氣很不錯,有機會在工作中遇到這些人,能遇到是運氣,但當你發現有些很棒的人在你周圍,而且跟你有互動的機會時,你是否有把握住了?怎麼把握呢?我來談談我的做法。 首先,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