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主義,不再以努力為榮
早上運動時又聽了一本書,這本書叫《輕鬆主義》,裡頭有許多概念都與我近期的啟發有關,我稍做整理跟大家分享。
這本書的核心信念是「不要以為只有努力才能獲得成功,我們要相信,這世界永遠有輕鬆的方法,我們應該盡可能讓自己活得輕鬆。」
樊登說書過程中提到了滾雪球效應,如果你的目的是要獲得一顆最大的雪球,那你不應該選擇從山坡下往上推,而是該找一個夠長的下坡,從山上將雪球往下推。
一樣都能把雪球滾大,但前者花費的力氣經常遠大於後者,而且可持續性差異實在太大了。
找尋更輕鬆的方法,怎麼簡單怎麼來。
那我們要怎麼讓自己變得輕鬆呢?作者提到要輕鬆生活,有三個很重要的部分:
- 輕鬆狀態
- 輕鬆行動
- 輕鬆成果
輕鬆狀態
主動追求輕鬆狀態,這邊樊登舉了創業了例子,在你創業前,大家總會告訴你創業有多辛苦,會踩多少地雷,要吃多少苦跟承受多少壓力,把創業說得很可能,需要很努力的人才能創業。
但樊登的想法是「真正的創業是你要爭取不被毒打,要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如果能用很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就不要用複雜的方法,所以你要經常問自己,有沒有更容易的辦法。」
這個概念在樊登的著作《低風險創業》中其實寫得很詳盡,如果你想要輕鬆一點創業,那可以參考樊登的《低風險創業》。
重要的事也可以是容易的,這邊舉的例子就是開頭我提到關於滾雪球的例子。
我再補充一個自己常用的例子,是關於運用人際槓桿來解決問題。相信大家對下面這張圖都不陌生,我常說要解決問題,除了從正規角度,一層一層提案來解決外(這是難的方法),我們也可以透過影響水平權力的擁有者來解決(這是簡單的方法)。
有時我們花了很多天做了一份報告,很可能不如資深員工的一句話,如果可以透過資深員工的一句話就解決,我們是否有必要花大把時間做報告?
學會享受,不要延遲
先吃苦,後享受,這似乎是全世界通用,但不見得正確的觀念。十多年前甚至有個學者發明了「延遲享樂」這個概念,書中的經典故事就是棉花糖實驗。你眼前有個棉花糖,你可以選擇拿走,但如果你願意等待 10 分鐘,你將會獲得兩個棉花糖。
有些時候我們真的需要有耐心,但把不必要的苦當成未來享樂的代價,那就有點笨了。我常跟學員說,不要去等待一個沒有轉機的結果,也不要投入無效的努力在一個沒有回報的機會。
作者的觀念不是告訴你不要努力,而是要相信,努力跟享樂是可以一起發生的。你可以一邊努力工作,一邊享樂,而要避免自己有「我現在的辛苦,都是為了之後的快活」。這種想法雖然會讓你有目標感,但也很容易讓你把工作當成一種為了享樂所付出的代價。
我曾跟好朋友 91 分享過一段話:
下班的快樂是無法彌補上班的不快樂的。
邀請快樂進入工作
你在工作中快樂嗎?如果很快樂真的恭喜你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一個人的工作之所以痛苦。通常不是因為事情難,而是因為要同時兼顧人、時程、品質等議題,讓自己疲於奔命。
樊登自己舉的例子是用儀式感來創造工作中的快樂。我的觀點是要從工作中找樂子,然後創造可以快樂工作的環境。
在我工作中永遠都會有一部分是我喜歡做,但與目標或 KPI 無關的事。例如,擔任內部講師,幫公司的行銷部門寫宣傳文,擔任福委會委員,擔任尾牙主持人,將新產品應用在公司內還自費舉辦摸彩活動等等。
我需要把快樂放到工作時間內,有可能是與主要工作結合,也可能是主要工作之外的其他任務。這些任務會帶給我能量,而不會讓我感到工作量加重。
雇傭感恩,解雇抱怨
作者提到,人之所以活得不輕鬆,很多時候與愛抱怨有關係。他用了兩個圈來說明這樣的概念,他說我們思考人生時可以用兩個維度來思考:你所擁有的與你所缺乏的。
當你把重心放在你所缺乏的地方,說自己沒有富爸爸、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錢、沒有豪車,甚至說另一半不支持自己,孩子不懂得感恩時,你所缺乏的區塊就會無限擴張,最後你所擁有的就會愈來愈少。
反之,如果你將注意力放在你所擁有的,那你就會有滿足感,就會覺得自己擁有許多,感恩會增加,抱怨也會減少。
其實輕鬆與快樂經常是一種心態,就像我天天寫文分享,這件事對我來說既輕鬆又快樂,而每個讀我的內容,並且給回饋的人,我都會心懷感恩。反之,如果我天天寫,但天天抱怨演算法,或者抱怨寫那麼多都沒人看,那我雖然做一樣的事,可我一點也不輕鬆,不快樂,我肯定也會缺乏繼續做下去的動機。
樊登在說書中講了克里斯汀生的「用途理論」,他問了一個好問題:「當你雇傭抱怨時,你能得到什麼?」
你可能會獲得一時的情緒安慰,將責任放在別人身上,或是自我保護,但回過頭來想,除了情緒價值外,似乎也沒解決什麼問題。
書中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案例是關於一個安娜的女孩,她有個非常愛抱怨的同事,每次見到她每次抱怨。安娜對這件事感到困擾不已,但又不好意思要對方閉嘴,所以她做了一個動作,那就是每當這個同事對她抱怨時,她就回過頭來稱讚對方。
不是要她閉嘴,也不是認同她,而是讚美她,講講她的優點。沒想到當她這樣做之後,這位同事的抱怨減少了,心情也變得愉快了,跟安娜的關係也變好了,安娜自己也不需要再聽抱怨了。
用正向的情緒來面對他人,雇用讚美、感恩來解決問題。
我本來就是個很少抱怨的人,也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但我確實沒那麼常讚美或欣賞他人,這也是我現在持續練習的地方。我相信正向情緒總會引發正向情緒,接下來我要雇傭讚美,來改善我與他人的互動。
輕鬆行動
找出產出低於投入的點
如果投入與產出是兩條不同的曲線,我們應該找出 CP 過低的位置,並試著改善。找出來後問問自己,能不能不做這件事,或者這件事能不能少點步驟,讓事情更容易完成。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本來運動都是到健身房,但我每去一趟健身房總得花上兩個小時,半小時準備+通勤,一個半小時運動,加上價格不高的費用。
對我來說,運動最大的阻礙通常是「每次去我都希望最少能做一個半小時」。如果時間不夠,我就覺得沒必要去,因為這不符合我跑一趟的 CP 值。但有時可能時間足夠,可當天有點太累,或者中午吃太飽,我可能也會偷懶。
就這樣,我的運動習慣往往需要很努力才能堅持下來。
但最近幾個月我找到了簡單的方法,那就是買器材回家在家裡練,家裡的空間雖然沒有健身房大,但其實我經常練的就是那幾個部位,買器材雖然要錢,但省了會員費。這樣我也沒有去一趟就要練個一個半小時才符合 CP 值的想法。
現在我一個禮拜運動 4-5 次,每次 45-90 分鐘不等,已經維持了將近四個月。這是我找到的輕鬆方法。
從簡單到可笑的第一步下手
很多事情不需要準備很久就可以開始了。這邊用到的概念是最小可行產品(Minimal Viable Product, MVP),也就是不用做到完美就能推出,推出之後根據市場回饋再快速迭代。
樊登在這段也提到了 LinkedIn 創始人霍夫曼說過的一段話:「如果你不為你發布的東西感到一點點尷尬,那就說明你太晚了。」
我以前常說的一句話跟這個也有關:「所有的改變,都源自於一個微不足道的起頭,你有起頭,才有可能看到結果。創造一點點小小的改變,才有機會燃起燎原大火。」
簡化
能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這邊樊登還提到了《敏捷宣言》中提到的原則「精簡──或最大化未完成工作量之技藝」,簡單的說,如果做愈少事就能完成交付工作,那就要盡可能做愈少愈好。
從以前擔任主管開始,我對會議、報告這些事情就很反感,因為我總是回到目的跟有效性上思考。如果會議的目的是為了溝通或同步資訊,那文件、郵件,甚至一通電話都能解決,真的有開會的必要嗎?
如果一個決議員工可以自己決定,那就不需要主管核准,也不需要特別來找我報告了。我需要做的是確定這件事,讓冗餘消失,我需要做的是信任團隊,讓因為不信任而產生的工作消失。
我過去曾分享過我如何整頓自己滿滿會議的行事曆,其實我運用的核心概念就是上面這些。
當多餘的東西都消失了,只留下最必要的,那我們的工作也會變得簡單。
有所保留,確保餘裕
輕鬆行動的最後一招,就是有所保留,也就是不要一次就把所以底牌都打出,也不要一次就將體力都耗盡。我更喜歡用的詞是餘裕。
樊登舉的案例是 20 哩行軍(20 Mile March),講述的是兩支南極探險隊採取了不一樣的行軍策略。一支探險隊不論天氣好壞,都會帶領團隊走 20 哩,另一支探險隊則是在天氣好的時候盡量走,而天氣不好的時候則不走。
最後固定走 20 哩的探險隊比另一支提早了 34 天抵達目的地,並且平安折返,另一支探險隊則在回程時全體罹難了。
這個故事用在這個段落談論的不是紀律,而是有所保留,一天走 20 哩顯然還沒達到團隊能走的上限,但足夠了。因為隔天不論如何都還要繼續走。可走到不能再走為止的那支隊伍,是沒有保留任何餘裕的,每次出行都是走到筋疲力竭,隔天可能想走都不見得走得了,又或者遭遇到危險時,也容易因為體力不支而出事。
在平時就控制好自己的閥值,讓自己保有餘裕,行動起來自然輕鬆寫意。
輕鬆成果
作者提到要讓成果是倍數出現,那就得掌握指數思維,就得懂得善用槓桿,以下是他提到的幾個重要槓桿。
掌握原則
我以前都說很多事物都有底層知識,你要說是底層邏輯也好,但我現在是覺得這個詞有點被濫用了。不是任何一個看似有道理的東西都是底層邏輯。
相較於底層邏輯我更喜歡使用事物的原理與準則。像談論生產力時,有些人會特別著重於工具,但我認為一個人如何看待他手上的工作更重要,因為他得捨棄掉不重要的任務,專注於重要任務上。
而一個人為什麼無法專注,原因可能是干擾太多,又或者是自己的情緒無法維持在一個穩定狀態。而干擾與情緒是從哪裡來呢?經常是源自於想滿足每個人,又或者缺乏餘裕的思維所導致。
思維習慣 --> 情緒穩定 --> 專注要務 --> 強化工具,我會將提升生產力這件事從工具一路推到思維習慣,我得先改變思維習慣,工具才會發揮效用。
這就是我對生產力的原則,掌握這些原則,你會在每次做一件事情時,優先打通最關鍵的環節,而非在旁枝末節上施力。
分享,獲得指數級影響力
透過分享,能極大化自己的影響力,不論在公司內或公司外,這件事現在很多人在做,我想不需要多做解釋了。
不過書裡面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叫「芝麻街簡易規則」,這是由寶潔的前 CEO A.G. Lafley 所發明,用中文找不到相關文獻,但英文倒是有完整的內容:Sesame Street Simple: A.G. Lafley's Leadership Philosophy
將知識轉化為行動的關鍵是,儘管談論許多想法和複雜想法的高管會被認為更聰明,但更明智、更有效的高管們只選擇一些簡單的資訊,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它們,直到整個組織的人把它們內部化,並用它們來指導行動。
簡單的說就是「傳遞的知識,不只要易於被理解,還要容易被執行」,樊登的說法則是「你所傳遞的資訊,不應該只是容易被理解,還應該難以被誤解」。
我覺得兩種說法都很不錯,一併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自動化,讓行動不假思索
這邊的自動化只的不是資訊系統的自動化,而是生活中各種行動、習慣的自動化。過去我經常會跟團隊說,如果有件事你做了五次都是一樣的結果,那你應該考慮讓機器幫你做,而不是你自己做。如果有個單子你無論如何都會簽過,那你應該讓系統跳過你這個步驟。
很多事,其實沒必要耗費你的腦力跟時間,因為它高度重複,有些事其實你也不需要動腦,因為做什麼樣的選擇對你來說差異都不大,那也大可自動處理掉。
減少日常生活的干擾與判斷,讓自己可以專注在更少的、更重要的事情上,生活當然會輕鬆許多。
信任
信任感治百病,這句話我說過無數次了。當你跟某個人有信任感時,什麼提案、商量可能都不需要了,只要你一句話,對方都沒問題。
但困難的是如何建立信任感?以前我認為就是與對方建立協議並做出承諾,然後兌現你的承諾,信任感就會建立了。這可能是一種有效方法,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的方法。
讓對方每次與你溝通都獲得正向情緒,人是非常有趣的生物,在溝通過程我們不只會談利益,更經常有情感上的交流。如果我覺得每次跟你聊天都很愉快,都有收穫情緒價值,那我內心會認定你是個好人,而好人值得信任。你會更容易獲得我的信任感,前提是正向情緒,不是好人。
口碑會增加信任感,過去我不認識你,但我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都推薦你。我因為信任我朋友的推薦,也相信市場的口碑,所以打從一開始我對你的信任感就比較高。
建立信任感的不二法門 - 給對方他需要的。
這本書很精彩,樊登說的也很精彩,我僅節錄了我覺得不錯的部分供大家參考。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Gipi電子報
也鼓勵你可以將我的電子報分享給你認為有需要的朋友們,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將會改變另一個人的思維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