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談產品研發過程可能犯的錯誤

馬斯克談產品研發過程可能犯的錯誤

今天下午看到一個 2021 年 Elon Musk 接受專訪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705r8ICkRw

裡頭提到蠻多產品開發的觀念,包含需求、分工,以及工程師的職責,我個人認為非常值得一看,以下我幫大家摘要了部分我有感觸的內容。

讓你的需求更簡潔

簡化需求,而非複雜化需求,許多工程師會傾向於增加需求或規格,但真正好的做法應該是減法。這個減法理論從 Steve Jobs 到 Elon Musk 都非常推崇,我個人也認為是很關鍵的議題。

在一個產品中,增加東西是容易的,但往往會增加複雜度,當我們總想著增加時,思考解決問題方法時,我們往往只有「增加」這個方向,而不會想著「減少」與「重新設計」。這其實也是所有技術債的成因之一。

而習慣用加法的產品,很容易模糊了產品的焦點。

當產品核心功能不具備競爭力時,很多產品團隊會開始想給客戶更多,而更多經常意味著失焦,A 客群需要的主要功能沒法滿足,卻老想著用其他次要功能來填補,卻沒想過,即便次要功能再怎麼多,也很難讓客戶滿意。

給更多,這是一種人性在面對批評與挑戰時的慣性,但卻不利於產品發展。

別複雜化問題

過去碰過許多工程師,老喜歡將自己置身於複雜問題之中,舉個例子來說。

當今天要改技術債問題時,他可能會告訴你,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改 10 個地方,而且會改到底層,而這些底層元件目前是由 N 個部門負責,然後這些部門的 PM 有好幾個都是直接對業務主管匯報。然後會順帶一提,這個問題以前也改過,但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任何業務主管支持。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到最後演變成一個複雜的問題。如果這時候我們立刻跳進來解決這問題,你就得處理一大堆政治問題、優先級問題與真正要處理的技術問題。

但過去我的經驗,我通常是要工程師告訴我 - 技術問題怎麼處理,剩下的問題我來解決。

當我今天只討論技術面的議題時,解法是什麼通常很明確,我們先針對技術面的議題做討論,就能明確所需要的資源與可能的風險。而當資源跟風險明確了,要去找人討論自然就簡單許多

可當我們被一堆非技術問題卡住時,我們連仔細評估技術問題的時間都沒花,那還談什麼解決問題呢。

別花力氣解決不存在的問題

這個段落很短,但我覺得很有趣,在馬斯克眼中,有很多問題根本不存在。而他所謂的不存在指的並不是沒這問題,而是這問題根本不值得討論跟花時間。

什麼樣的問題不值得討論呢?就是當你選擇減法時,當條件改變,原先的問題就不再重要了,所以解決問題時,應該先思考能否透過減法來讓問題變簡單,我們應該專注於解決更簡單、更單純的問題,而非複雜的問題。

如果本來我們要又快、又好、又便宜,那我們要在一個高科技產品的早期同時滿足以上三項條件,那解法肯定非常難。但如果今天老闆認為便宜這個條件不必存在,他只要又快、又好,那你完全可以想出一個成本較高,但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馬斯克有特別提到,不要在一開始就跳進問題中,然後開始做最佳化,而是先做減法,刪到只剩必要的部分,此時才開始解決問題,才開始進行最佳化

先減法,解決問題,而後最佳化,而非立即跳入最佳化的思考。最佳化之後,則是自動化。

他舉了幾個 SpaceX 跟 Tesla 的例子:

開發 SpaceX 的火箭時,決定不折疊翼面(grid fin),因為這是一個不必要的機制。

開發特斯拉 Model 3 時,發現車身底部的玻璃纖維墊是多餘的,因此將其刪除,節省了成本和時間。

在生產線上進行過多的流程中測試也是一個錯誤,因為這會降低生產效率。

你會發現,他解決問題的本質,一直都是簡化與減法。

這一段他還提到學校教育,他說學校教育老是要我們去解一個不存在,假設出來的問題。甚至不允許你去反駁教授或老師,如果你跟教授說:「你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根本不會發生。」你可能會被當掉。

這超級寫實,其實在公司也是如此。

對基礎問題提出質疑

馬斯克提到,早期他的專業能力不如那些在火箭領域浸淫許久的專家,但他還是針對「翼面(grid fin)需要可折疊的假設」提出了質疑。

也就是當專家們陷入過往經驗的陷阱時,他提出了一個專家不再考慮的問題,但最後火箭卻因此拆除了折疊機制而簡化了設計。

這問題我也超有感,過往每次在跨領域或進到一個新環境時,總會有人說「這件事就是如此」、「你過去不是這領域的可能不懂」、「這是行業的常態」。

但我也經常問這些人:「如果這是一個必然的事實,那請問其他人是怎麼解決的?」

如果其他人都能解決,這就代表這件事不是必然,既然不是必然,那肯定我們過往的假設出了問題

責任必須到人而非部門

提到工程需求必須對應到個人而非部門,是因為他認為這樣才能確保需求的合理性和責任歸屬

這個段落他隨口帶到,有時需求可能是很久以前某位實習生的隨口提議,但這個實習生早已離開公司,但現在部門裡也沒有人認可或支持這個需求。

如果需求來自於部門,接收需求的也是部門而非人,那可能會出現沒有人真正為這個需求負責的情況。

而如果工程師不質疑需求的來源,也沒有人負責解釋這個需求,最後就會盲目地執行,浪費時間和資源在不必要的優化上

透過將需求與個人連結,可以確保每個需求都有明確的負責人,這個人必須能夠解釋需求的必要性,並為其負責。這樣可以避免工程師陷入「優化不該存在的東西」的陷阱。

工程師需要有「總工程師」的思維

工程師常陷入一種迷思,就是專注於優化單一零件或步驟,而忽略了系統層級的問題。

舉例來說,SpaceX 的工程師花了很多心力降低引擎重量,卻沒有花太多心思減少推進劑殘留。結果火箭降落時,仍然攜帶著大量未使用的燃料。

雖然一噸燃料看似不多,但相較於工程師為減輕引擎重量所付出的努力,或許直接優化燃料會比優化引擎更容易。這是局部最佳化常見的問題。

也是為何我們常說,開發系統要能看見全貌,要能掌握脈絡。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總工程師」一樣,從系統層級去理解問題,就能避免這種見樹不見林的錯誤。唯有每個工程師都了解系統的全貌,才能做出對整體最佳的決策,而不是只顧著優化自己負責的那一小部分。


很多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遠比想像的更簡單,可我們經常被技術之外的問題給困住了,因此複雜化了問題。

當我們願意回歸基礎,挑戰基本假設,對問題進行減法,解決問題或許就沒那麼困難了。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Gipi電子報

也鼓勵你可以將我的電子報分享給你認為有需要的朋友們,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將會改變另一個人的思維與習慣。

Read more

看漫畫借鑑 AI 普及後可能產生的影響

看漫畫借鑑 AI 普及後可能產生的影響

現在武俠漫畫的系統中都會內建 AI 功能,昨天在看《天魔玩家》。主角可以身上的系統會隨時提供他故事劇情推進的選項,而在戰鬥選項中有一個進階的選擇,是讓 AI 代替他戰鬥。 而 AI 的戰鬥能力比主角更強,因為用各種招數的成功率都比主角高,連招也接得很順,甚至經常都是以輾壓對手的方式取得勝利。以弱勝強的狀況也經常發生,久而久之,主角愈來愈仰賴 AI。每次只要覺得打不贏,就想叫 AI 出來打。 殊不知,這個 AI 是有意識地,他總是以廢物來稱呼主角,並告訴他,他太過仰賴系統,太過仰賴 AI,這並不是好事。他只是一個看起來戰鬥力高的廢物,碰到基礎比自己好的人很容易就輸了,碰到比自己強的人更不用說,根本不敢自己應戰,只能託管給 AI。 剛開始主角並不覺得這有什麼,有系統這麼好用的東西幹嘛不用,只要戰鬥力可以提升就好,基礎的內力跟體力有那麼重要嗎?然後託管給 AI 就能贏,這也是我能力的一部分,為什麼不用呢? 直到一次出任務,

By gipi
內部歸因,解決問題的答案往往在自己身上

內部歸因,解決問題的答案往往在自己身上

在 2015 年,我剛空降到新公司,當時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了解公司跟部門當下的狀況,也跟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們聊過了一輪。 我跟團隊說,我們需要協助業務團隊解決他們的問題,我要 PM 去參加業務部門的週會,並且準備報告去跟業務主管們同步狀況。 PM 告訴我:「這好像不是我們可以做的事?」 我還跟團隊說,現在整個公司的研發流程或系統非常混亂,我要從你們之中調派人選去導入合適的工具跟建立流程,解決現在我們遭遇的問題。 團隊成員問我:「我們可以自己做這件事嗎?不需要公司更高層的主管決定嗎?這責任應該在高層。」 我的說法是:「等待不會帶來好結果,過去你們已經等待夠久了,這些事都沒有發生過,所以我們先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現況。」 上述兩件事,後來得到的結果都是好的,即便過程中有遭遇了一些阻礙,但都能被一一克服。 而在當時我又看到公司的產品沒有人專責開發與維護,尤其是關於用戶使用體驗的部分更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那時我跟業務部門主管提到說要挪動一部份資源去改善產品,他雖然認為有必要性,但他也告訴我:「我覺得這應該是客服部門要想的問題。」 我告訴他:「現在產品的體驗已經影響到業務銷

By gipi
我人生的四氣

我人生的四氣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的職涯尚稱順遂,雖然挫折不少,但貴人更多,雖然挑戰很多,但我也大多一一克服。即便在 2022 年生了一場病,但幸運的是發生的早,動了手術後倒也沒有明顯的大礙。 我的人生走到現在,稱不上有多了不起的成就,但一步步走來,我還算很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也有一些核心觀念在我心中支撐著我一路走來。 本篇文章是我在 2022 年時在學院開的一門課,我在課程的發刊詞上與大家分享的內容。 「剛好」的運氣 有些人喜歡用「倖存者偏差」來形容那些職場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覺得他們只是剛好成功了,而不是他們做對了什麼。 我常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所以我完全不否認自己的經驗帶有運氣成份,因為如果不是我遇到了對的人,如果不是我盯著的機會剛好出現,如果不是那個當下我是最適合的人選,如果不是我年紀更輕體力更好,如果不是我過去剛好有過類似經驗,很多事都輪不到我。 這些「如果...剛好」是運氣,可算起來也是一種個人的累積。 26 歲時,我成為當時公司最年輕的產品開發單位主管並兼任技術架構師,靠的是我前面三年的努力,如果我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產品,也沒有站到一線去處理客戶

By gipi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過去幾年不論是顧問案,或者授課過程,在講授營收成長或利潤提升的過程,總會跟大家聊到關於產品訂價的議題。 因為產品的價格,基本決定了好幾件事: 1. 客群,100 元的餐點跟 400 元的餐點,滿足的需求不同。 2. 銷售通路與銷售策略,客群不同,銷售的方法也會有很大的差異,100 元的便當可以開便當店,甚至透過餐車銷售。但 400 元的餐點,你可能得開一間餐廳。 3. 利潤,能拉高價格應該沒人想賣低,如果拉高價格的同時又不會減少銷量,那何樂而不為。但許多經營者腦袋裡擔心的問題經常是「賣太貴沒人買怎麼辦?」。 4. 營運方式,為了賣更高的價位,通常需要思考這種「溢價」的價值到底從何而來,也就是我們憑什麼賣更貴?通常是因為品牌、稀缺性、獨特性、服務、體驗等為產品附加了價值,讓客戶心甘情願花更多錢。但為了創造額外價值,公司也需要去調整營運方式。 新產品的訂價很重要,既有產品的價格調整也一樣是一門學問。很多時候公司賺不到錢,或者賺得很辛苦,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