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中年覺醒》
早上聽了一本書叫《中年覺醒》,回想起過去兩年看了好多本關於中年、人生下半場、第二座山等相關主題的書,總讓我回過頭想想自己的狀態。
《中年覺醒》這本書在聽的時候有幾個很好的提醒:
第一,不要物化自己,不要一味追求世俗的成功,不要拿一堆數字或頭銜來定義自己。
第二,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包含年紀、人生階段、生理狀態。
第三,接受現況後,運用晶體智力想想自己如何活得更好,而不是繼續用過去 20 年的方法做事。
第四,不要一直想著做什麼(what),而是多想想為什麼(why)。
年輕時追求名利、成就、金錢,因為可以直接從這些東西獲得滿足感。工作能力好,被老闆讚揚,被他人吹捧,得到好的職位,受他人尊敬,名字前後總掛著職銜,擁有好的收入,物質生活不虞匱乏。這些都很好,年輕時候也很享受。
隨著年紀增長,這些東西帶來的滿足感還是會有,但比例有明顯下降。工作能力是基礎,但好與壞我希望留待自己評價,對於他人的吹捧,欣然接受,但不會有太多的情緒起伏。對職位與職銜基本沒什麼戀棧,更重視能做些什麼。收入還是重要的,但更重視靠長期的收入與持續性收入,畢竟錢還是支撐人生的重要元素。
但上面這些,都是所謂的保健需求,也就是他需要維持,但能帶來的幸福感有其上限。現階段反而是家庭、關係、自在生活能帶來的滿足感更多。
值得說說的是自在生活,這對我來說是「充實而有餘裕」的生活。充實指的是做喜歡且有意義的事,餘裕則代表不要過度追求而導致過度投入。把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做有效運用,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中間的調整是需要時間的,畢竟過去 20 年都是這麼過活的,這都是我們的生存之道。突然要調整,肯定也需要一些時間。
前輩的智慧
前陣子跟一位前輩喝咖啡,他跟我分享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他說剛退休時確實很不習慣,花了很多時間適應自己「一無是處」、「無所事事」的現實。
退休一年,還是想找點事情做,所以開始找朋友聊如何回饋社會,如何投入公益事項,但談著談著又回到找人合資弄間公司,把自己的時間塞滿,忙碌狀態基本不輸退休前。
他說他剛開始覺得很有滿足感,因為他能從中獲得許多,但一年後他開始感到疲憊,開始感到有心無力。一天晚上他在書房回電子郵件時突然心有所感。他想到當年他就是不想繼續過這種超級忙碌的生活,不想對許多人交代,也不想總是在回覆郵件,所以早早選擇退休,怎麼現在又在做這種事?
他跟我分享自己掉入陷阱的原因。
「我搞錯了方向。以前我追逐名與利,背後是因為我想要證明我很了不起,我希望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但我後來做的事雖然有公益成份,也確實有回饋社會的意思,但背後我其實還是在追逐名,因為我不希望自己被遺忘,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老年人。」
「我追逐的東西其實沒有變,我只是改變了手法,但心態根本沒調整。」
他告訴我,想通之後他花了幾天的時間想想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接下來該怎麼做才好。
「我想我不應該害怕被世人遺忘,而是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關係上,像是我的家人朋友,以及一些很有潛力的晚輩。」
「或許我也要重新思考名與利的意義,把位置讓出來,把利益分出去,因為這些東西對我的意義感愈來愈小,它們只是維持住不被世人遺忘的手段。」
我跟他請教後來他做了什麼,他是這麼跟我說的:
「我打算延續現在在做的事,因為這些事還是我覺得很有意義的,但我想把我的位置全部讓出來,讓年輕夥伴接手,自己走到幕後成為他們的助力。不是領袖,不是後座駕駛,甚至不是推手,就是助手。」
我問他:「不會手癢想要插手嗎?」
他說:「真的會,但我問自己為什麼放不下手?我得到的答案是『不放心』。得到這個答案時,我心裡感覺好多了,因為我只是不放心,而不是捨不得。」
「我後來學習不要凡事干涉,讓年輕夥伴自由發展,他們有需要我的地方跟我說,我會盡力協助。但他們若認為自己能搞定,不需要找我,那我會選擇相信他們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比我更好。」
他退休到現在 7-8 年了,他說這個調整他前後最少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全放下。
我感嘆的說:「連您這麼有經驗的人都花了這麼多時間啊...」
他說:「因為我的經驗都是過去那套,我對那套堅信不疑,所以過去那套愈成功,我要改變就愈困難。」
想想自己到底在爬哪座山,山頂長什麼樣?
想清楚,調整心態,慢慢爬,感受生活,更有趣味。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Gipi電子報
也鼓勵你可以將我的電子報分享給你認為有需要的朋友們,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將會改變另一個人的思維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