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世界觀,怎麼寫系列文?
忘了是第幾年擔任 ithome 鐵人賽評審,每一年擔任評審,我總得看 40-50 位不等的參賽者文章,每個參賽者都需要撰寫大約 30 篇文章。有些系列文我會想一篇一篇看下去,有些我看了幾篇就會覺得乏味,然後就會很快地把每一篇看一看,掃視一下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有趣的內容是自己沒留意到的。
系列文的寫作本身並不容易,要把每篇文章寫到引人入勝難度更高,但還是有很多參賽者發揮得很好,讓我不禁給出 9-10 分的高分。這些參賽者本身專業能力扎實,寫作能力也很優秀,更可貴的是,他們都有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
我過去寫過許多系列文,要講最經典的,應該就是《商業思維百科》,這是學院內容最大、最廣的課程,從一開始的 200 多篇,一路擴充到現在大約 350-400 篇的篇幅。
這堂課一開始的「世界觀」如下,當初我在規劃花了不少時間,因為這是一門將我認為重要的商業知識拆解開。每個區塊再往下展開一到兩層,最後產出 200 多篇的文章主題,每個主題最少要深入到一定程度,不能只是流水帳帶過,因為我需要的是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如果只是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案例,這對多數人的商業知識不會有幫助。
這就構成了《商業思維百科》的初始定位。
除此之外,還有《打造高效軟體開發團隊》這堂課,我想要花時間把軟體開發團隊管理的概念講清楚,所以我開始思考到底要從什麼角度切入。是從流程面、技術面,還是從策略面、執行面?
最後我決定,將上述觀念加以整合,從宏觀到微觀,從策略到執行,從技術到團隊,從開發到成果,將每個環節的重點都講清楚。這堂課最後我講了 15 個小時,算是我所以課程中長度排名前三的主題。
學院內另一門由我主講的課程《做自己生命的CEO》,這是 52 篇內容,一週一個主題與練習,單元與單元間有先後順序。這堂課的內容之所以這樣規劃,是因為就我經驗,很多人生問題其實卡關都不在怎麼做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要做」的問題。
而要解決人內心的為什麼,第一無法用說理的方式進行,只能做經驗分享,並鼓勵行動,而後靠自己獲得。所以課程的內容最終長成下面這個樣子。
內容的世界觀
從上述三堂課程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到幾個蠻重要的關鍵:
- 我的為什麼?我想寫給誰?想傳遞些什麼?要達成什麼目的?
- 受眾是誰?他有什麼痛點?想解決什麼問題?
- 我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 用什麼結構(內容、順序、關聯、形式)來傳遞資訊最有效?
- 內容:要寫那些東西。
- 順序:先講什麼,後講什麼。
- 關聯:內容彼此之間是否有順序性、相依性。
- 形式:文字、影像、聲音。
上述這幾點,可以稱之為內容的世界觀,也就是在這個內容範圍內,相關的人、場景、故事與觀點。
在擔任評審時,我常用來評價分數的項目有幾個:
個人觀點,創作的重點之一,就是輸出個人觀點,缺乏個人觀點的內容,那就像教科書、流水帳、敘事文。有個人觀點的文章,通常援引了作者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經驗,這些內容不論對與錯,都會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沒有個人觀點,嚴格來說稱不上創作,頂多只是搬運。
故事,故事或案例是一篇文章中很重要的元素,好的故事與案例能讓讀者一看就懂。讓專業內容與故事交錯,能調節讀者的注意力。長時間閱讀專業內容,注意力很容易渙散,而故事與案例則讓人放鬆心情,重拾注意力。
人與場景,你建構的這個世界,主要是在談哪些人的哪些事?如果是 30 天學會專案管理,那不要貪心,最好設定某個領域的專案管理,例如軟體或行銷,然後圍繞著這個場景中相關的人去多做描述。用一個具體的案例串起所有內容,你可以寫得更深刻,讀者在閱讀時的延續性也會比較好。
在設定世界觀時,不要忘記開頭的 4 個問題。
我的為什麼?我想寫給誰?想傳遞些什麼?要達成什麼目的?
創作者有充分的動機,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會有靈魂,否則很容易流於形式。先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寫,以及為什麼是寫這主題。那種為寫而寫的壓力不會讓你成長,因為寫作過程中其實你只是在輸出,但缺乏學習與反思。
受眾是誰?他有什麼痛點?想解決什麼問題?
這很容易被忽略,寫作就像溝通,先想想自己在對誰說話。如果一段話給誰看都行,那通常給誰看都無感。寫作的影響力通常源自於那些看了有感的人,因為有感的人才會採取行動。
我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你不用是大師,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當內容中有了你的觀點,這篇文章才是你的。而整個系列文,你也需要圍繞一個核心觀點去撰寫,讓讀者在閱讀每一篇內容時,都能掌握到這個核心觀點。
《商業思維百科》的核心觀點是學習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商業知識。
《打造高效軟體開發團隊》的核心觀點是建構宏觀的軟體開發知識。
《做自己生命的CEO》的核心觀點是你能主導自己的人生,主動改變。
用什麼結構(內容、順序、關聯、形式)來傳遞資訊最有效?
這一點相對複雜,一般我會用我另一堂課程中使用的「知識萃取13問」來進行解構。13 問的內容如下,提供大家參考,細節有點太多,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不過這一段也是系列文要展開內容細節的關鍵,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有了世界觀,你在寫每一篇文章時就比較不會卡關,也可以確保內容的高度一致性,資訊的傳遞效果肯定會比較好。
這輩子從大學時期開始創作到現在,寫過的文章早已超過 2 萬篇,開過的課也超過 30 堂,也寫了 3 本書(第 4 本即將完工)。很多人經常會問我創作的動力怎麼來,以及如何有源源不絕的內容可以寫。我想或許可以回到我看待創作的心態開始說起。
把學習放在最前頭
每個人啟動創作,或者創作的目的都不同,但對我個人來說,學習還是最重要的。至於流量、影響力、課程等,雖然從商業角度來看是重要的,但對我個人來說只能算是創作過程的副產品。
如果要在創作過程學更多,我有以下幾個建議提供給大家。
多盤點,多總結,少用純敘事
我的創作習慣並非單純將自己會的東西,透過敘事的方式說出來,平舖直述,直接 Output,過程缺乏思考,也缺乏對知識的重組(Process),這過程通常不會有太多學習。
但如果我們將案例做總結,那通常能找出多個案例間的共通性,我不只能講出一個案例成功與失敗原因,我還能總結出這類案例常見的成功與失敗原因。只能解讀一個案例,跟能說出行業 know-how 是截然不同的。要成為後者,那就不能只懂得用敘事法寫文。
Process - Output,這是這過程的收穫,少了 Process,學習就少了。
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不要侷限於自身經驗
為了將一個專業領域,或者一個特定知識點寫得更完整或更豐富,我經常會使用到擴寫技巧,也就是將一段用來解釋該知識點的內容,為了讓大家理解的更通透,加入案例、圖解、脈絡,試著將這個知識點解釋清楚。
為了講清楚,自己通常得先搞懂,為了搞懂,通常得拆解細節,而拆解了細節,通常會發現許多之前被自己忽略的地方。像我在寫商業模式相關文章時才意識到,商業模式畫布在某些案例中難以套用,而且這工具其實缺乏重點,它是個盤點工具,而非一個決策工具。
所以為了完善商業模式的內容,我又多寫了一篇文章,找到其他商業模式的框架,補強了自己對商業模式的認知。
早期在寫技術文時,經常在網路上找資料,有時為了看懂一篇文章,往往需要再看 4-5 篇文章。如果我寫文時只想著把自己懂得寫出來,而不是趁這過程精進自己對該知識的理解,那我的收穫相對有限。
Input - Process - Output,這是一個很完整從學習到輸出的過程。
不要過度在意流量
有時,我們花費了大量心力創作,總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回報,而流量、點擊、轉化,對很多創作者來說是最重要的指標,一但數字表現不好,這篇文就像白寫了一樣。
而為了增加流量,很容易去跟風,也很容易變成標題檔,也很容易去寫抄襲那些別人已經寫好,自己稍作改寫就能交差的內容。
這些會讓你有流量,但通常不會有學習,因為你是 Input - Output,沒有 Process,你腦袋中並沒有增加知識,或對既有知識作重組。
這些會讓你有流量,但通常不會有個人品牌累積,因為那不是你獨有的內容,受眾是因為主題而看了你的內容,但不是因為你的內容特別好,也不是因為你這個人而來。
流量會讓人上癮,一但上癮,創作可能早就偏離方向,時間一久,你會有追逐流量的壓力,但卻沒有創作過程因學習而獲得的喜悅。
我們多數人都不是靠流量變現賺錢的,建議把重心放在學習與透過內容產生穩定的影響力,那你比較能開開心心的持續創作下去。如果你的生計已經跟流量掛上邊,那我還是會建議你把產品打磨好,把客群經營好,這會比追逐流量更實際。
先享受創作,創作才能長久
幾年很多人開始透過日更來啟動寫作習慣,我覺得這是一種蠻有效建立短期習慣的方式。但我也看到,日更挑戰結束後,還能持續創作的比例真的不高。
究其原因,我認為還是回到「創作對自己意義」,被逼出來的習慣,很難持久,除非產生了動機,或者壓力一直還在。
去除掉流量壓力,去除掉日更壓力,純粹享受創作過程,養成每天吸收資訊(Input),消化、重組知識(Process),然後輸出(Output)的習慣。有時寫下短短心得,有時則長篇大論。
讓創作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而非額外任務,讓自己能享受創作過程,而非變成一種壓力,把創作當作分享觀點,而非討好流量。
最後,祝福每位創作者都有機會感受到創作的樂趣。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Gipi電子報
也鼓勵你可以將我的電子報分享給你認為有需要的朋友們,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將會改變另一個人的思維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