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張忠謀自傳-德儀篇的 10 個反思

我讀張忠謀自傳-德儀篇的 10 個反思

張忠謀先生這次出版的自傳長達 20 萬字,分為上下集,我先閱讀的是下集,剛剛看完前 1/3,覺得有許多心有所感之處想要跟大家分享。

1.關於客製品與標準品

張忠謀說:「標準品跟市場上的競爭者沒有太多的差異,最後只能比價格,利潤不會太好,但客製品不同,客製品是與競爭者的創造差異的地方,獨特性高,而且價格空間較大,利潤也會比較好。」

這概念他在 2021 玉山科技論壇時也有提到,當時我也有針對這一點做一些想法上的分享。

做產品時,我們總希望能賣標準品,才可以持續降低邊際成本,客製化則是為了滿足剩餘 20-30% 的客製化需求,畢竟客製化的管理成本很高,若非必要,對「小公司」來說應該盡可能減少。

但對德儀或台積電這種公司來說,標準品只是基本,但當他們願意提供客製化服務時,小公司基本上無法跟,而當台積電把客製化流程愈做愈成熟,成本跟品質都會提升,競爭對手就再也跟不上了,這種時候,就成了獨一家,可以拉高價格還不怕客戶流失

另外還是要強調做客製化的代價,客製化的管理是一門複雜的生意,因為每做一個客製品,等同於拉一條產線,新產線的良率通常不會太好,除非製程可模組化,而且整合的非常好。否則要不得負擔大量的品質成本,要不就是得承受良率過低衍生的售後問題。

當你是市場領導品牌時,你會有充分的議價能力,但如果你不是,客製化可能會是個沒有太多利潤的訂單。

你餓不死,但也賺不了太多錢,很可能白忙一場。

2.市場不會等人,你得思考最適解,而非最佳解

在書中提到,當時為了擴充產能,所以在評估新建廠的議題,張忠謀認為直接到人力成本低的國家設廠可以加快產能擴充,但當時的董事長卻認為「自動化」才是正確的方向。

張忠謀認為:「自動化是對的方向,但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太慢了。」

到低成本國家設廠,有可能是 2 年就能擴充一倍產能,但靠著自動化可能是 2 年改善 10-20% 產能,前者成本雖然較高,但卻能更快的搶占市場,擴增營收。

在市場處於競爭狀態,或者客戶需求急迫時,如果要盡快搶下市場,能達成目標的做法,很可能不是最佳解,但通常會是最適合當下的解法

有時在跟開發團隊溝通時,有些人會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解決根本問題,這樣以後就能一勞永逸了。」
我會問:「那需要多久的時間呢?」
對方可能說:「可能需要兩年。」
我總會跟他說:「太久了。」

有些時候不是處理技術債不重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本來就是重要的,但解決技術債所帶來的效益,對比當前需要盡快拿下的市場,哪個對公司來說更重要,決策就會往這邊去

有時技術債的堆積是因為這樣的決策而來,所以如何拿捏何時這份際經常是一門藝術。全部去改技術債,或者完全對技術債置之不理,這兩種極端的狀況其實都不應該存在。

所以回到德儀當初的狀況,我相信張忠謀也不是說不要自動化,而是新建廠優先,但同步也開始做自動化改善,但不能只做自動化

3.高科技公司總經理要懂技術

張忠謀是技術背景出身,而後被提升為總經理,因為半導體本身算是新技術,而且經常需要跟其他廠商談論客製品的訂單。不懂技術高管,在與客戶洽談時能扮演的角色通常是建立關係,但這通常會拖慢訂單洽談的速度。

當總經理懂得技術時,他能清楚識別自家公司能做到那些事,什麼樣的訂單我們能不能接,客戶提出的需求會不會衍生新的成本,能清楚的判斷這些,才能知道自己的談判籌碼有多少

隨口答應對方,但精算後卻是比虧本生意,那就得不償失,或者明明是可以拿來交換的籌碼,卻因為不清楚自身能耐而回絕,那也很容易失去這筆訂單。

他多次在書中提到他的主管們並不懂技術,做決策時經常根據數字或直覺去判斷,但對技術沒有深刻理解的人,在高科技產業要如何做出可靠的決策呢?

我想不是所有公司的總經理都要了解技術,但我們也可以看見,高科技公司的總經理,確實愈來愈多都是技術背景出身。或許這也能應證了張忠謀的觀點。

4.不應該跟合作夥伴爭利

德儀原本只做 B2B 生意,也就是提供企業半導體代工,但不直接進入消費市場,也就是不做 B2C。當時他們與佳能跟波瑪合作,幫他們代工計算機,計算機在當時是門好生意,兩個合作夥伴的銷售表現都很不錯。

但後來德儀決定成立消費品部門,正式進軍 B2C 市場,而首選的產品就是計算機

張忠謀說:「本來兩個合作夥伴都放心的將計算機給我們代工,但現在我們自己也做計算機了,那它們會怎麼想呢?」

書中他沒有詳細的去描述這個衝擊,但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去思考:

第一,合作夥伴會不會覺得你嫖竊了它們的創意?
第二,因為成了競爭者,所以擔心德儀胡搞瞎搞,所以開始尋求其他供應商。
第三,這樣的消息傳出去,其他人找德儀代工時會不會擔心?

不論上面哪一件,最終都會對德儀帶來傷害,可能短期從消費品市場有賺到一些錢,但卻可能失去了 B2B 的訂單。而事實證明,上述三件事後來都有發生。

其實這種問題在商業上一直都存在,我們稍微看另一個可能的案例。在 7-11 架上總能看到很多暢銷商品,例如某品牌的紅豆麵包,當紅豆麵包的整體銷售表現很好,而 7-11 覺得與其賣別人的,不如自己拉一條紅豆麵包產品線,掛上 7-Select 的品牌,一來銷量有保證,一來利潤又比較好,那要做還是不做呢?

做了,肯定會有短期利潤,但卻會傷害了自家的商譽,商譽損失短期帶來的影響也不會太大,但拉長來看,絕對是重大傷害。

我想這也是為何張忠謀對台積電的定位中陳述了以下兩件事:

我們自始就將客戶定位為夥伴,絕不和客戶競爭。
我們的本業是「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這個領域發展迅速,只要我們能集中力量,積極從事本業的鑽研,發展空間必定無可限量。

5.公平對待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

這算是延續前一項的內容,但因為是另一個重要觀點,所以我獨立撰寫。

因為公司有客戶做計算機產品,公司內有消費品部門,也做計算機。當兩邊的產能互搶時,應該以誰優先?如果公司有良率更好的廠,要先配給誰?如果研發出新的技術,要先用在誰的產品上?

過去我有碰過三種狀況:

第一種,內部優先。
高階主管的說法是當然要優先扶植自家產品啊。內部客戶滿意,但對外的商譽會出問題,就像上面的提到的佳能與波瑪。

第二種,客戶優先。
客戶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當然先照顧好客戶才考慮內部啊。商譽照顧好了,但內部可能會哇哇叫,甚至出現很多政治花招。

第三種,公平原則。
一切按合約規定,先來先到,而且分配的方式也不會有差別待遇。看似是最好的,畢竟邏輯明確,至於兩邊是否相信,那就真的得看一切是否如期如質履約了。

其實要避免這種問題,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跟你的客戶競爭。

當年張忠謀收到他直屬主管的要求「以內部優先」,但他認為這等於背棄了他對客戶的承諾,所以他選擇置之不理。有一段話我覺得說得超有道理,他說:「當半導體部門忙於服務內部部門時,哪有心力服務外部。

也多虧了他選擇置之不理,最後被客戶告上法庭時,他與德儀才能全身而退。

6.以客戶為中心,讓客戶能在競爭中打勝仗

看這一段也讓我聯想到過去在大公司時,我曾有一段時間只服務內部客戶,所以凡事都跟著內部客戶需求在跑,而外部客戶需求總是經由內部客戶轉述後我才知道。

可我從內部客戶口中得到的資訊,經常是破碎或不完整的,所以我提出想要直接面對外部客戶的要求。當我直接與外部客戶接觸後發現,我解決問題的效率大概提升了好幾倍,一方面是我能直接聽懂客戶的問題,二方面則是我能問對問題。不只解決問題更快,溝通也更有效率,同時客戶滿意度也因此提升了。

有了這樣的經驗,後來我跟老闆提案說希望未來我們也能直接接觸並經營外部客戶,因為我相信,只有直接接觸真實客戶,產品的進步才會加快。而內部客戶我們一樣會服務,但我希望兩種都要有。

也是從那時開始,我開始接觸市場,對比之前只懂研發時,看懂市場,搞懂客戶需求的自己,對產品的方向與現況的把握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7.有些事要自己來,有些要考慮外包

有段時間,德儀內部興起了一波「垂直整合」的風潮,希望很多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來,希望能做到一體化,最終能提升效率,大幅降低成本。其中也包含了自行發展生產設備,而非跟合作夥伴採購。

我自己過去經驗,對這件事超級有感,為了強化自主性與整合性,所以希望整個生產過程都控在自己手裡。所以試圖想從基礎建設、技術底層、平台、元件、應用等方方面面全都自己來,然後應用面,不論是財務、人事、CRM、生管等各方面的系統都要自己開發。

但最後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政策本來就不該全部切齊。同一時間要求所有部門或產品線,採取相同的策略,這是一種不理智,且便宜行事的決策

一體化的政策,還是需要循序漸進,如果自主開發對該產品或該部門來說,目前事最重要的策略,那沒問題。但如果這條產品線明明應該加快速度去搶占市場,那或許花錢去買別人的產品或設備才是正確的選擇

但並非所有的一體化策略都是錯誤的,因為特斯拉的汽車,之所以能做到更好的軟硬體整合,就是因為一體化,讓硬體與硬體間,硬體與軟體間都能做到無縫接軌,而不會存在一大堆不同的技術標準。因為技術標準統一,所以軟體更新也相對容易,這就成了特斯拉的技術優勢。

8.企業內部公平性與強制的一致性

有段時間德儀因狀況不佳,需要全體裁員 10%,而裁員的方式是不分部門,所有部門都裁 10%。

張忠謀說:「積體電路裁了有經驗的員工,但公司卻以沒有積體電路的員工來彌補,簡直是一場鬧劇。但為了團隊精神,我們還是這樣做了。」

說實在的,這種決策在現代應該比較不會發生,現代更常出現的是直接裁掉不賺錢的部門,而非齊頭式的裁員

還記得在 15 年前金融海嘯時,我也曾經歷過一樣的問題,當時公司也是要齊頭式裁 5%。我當年年紀小,提出了抗議,我的說法是:「我團隊的人都負責底層,他們的技術水平絕對高於其他部門,他們不應該被裁。」

當時我得到的答覆是「為了公平」,因為其他部門主管也會有他們的理由。為此我還抗爭了多次,但最後還是無法挽回,而我也經歷了我人生第一次資遣員工。

這個段落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是關於「裁誰才公平」的議題,當時德儀採取的是績效制,也就是典型的「末位淘汰」,直接砍掉績效比較差的那些人。這也是我們當時的做法,但張忠謀的想法卻是「按年資」。

他的觀點是,績效很主管,每個主管的標準都不同,但按年資排的話就很客觀,年資淺的先砍,這樣規則明確,比較沒爭議。

不過關於這一點我還沒參透,有想通再分享。

9.一流企業定標準

很多年前業界就有句話說「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是否認同見仁見智,但關於定標準這件事,我想稍微做一些探討。

所謂的標準有點像是一致性準則,可能是關於技術、軟硬體規格、通訊協定、資料交換、安全、語言等,簡單的說,就是在某個領域的主流遊戲規則。

當在某個領域我成了制定標準的人,那市場上的其他競爭廠商都得跟進,否則他得自行定義一個新的標準,然後讓這個標準成為主流,或者另闢市場。

舉個例子來說,英語為什麼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很大一部分原因與英美語系國家對世界的影響力有關,英語其實也成了一種標準。你想要做全世界生意,你得學習講英語。

或者像 Apple,大家都知道蘋果本身是個封閉式的生態系,但因為它夠大,企業為了跟 Apple 整合,就得遵循 Apple 的軟體、硬體、流程標準,否則就不能上架。

定標準,其實也是大家常說的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的重要元素,當愈來愈多人遵循標準時,就會有更多人加入這個遊戲,遵守這個遊戲規則,它就成了主流。

掌握標準的企業,不需要花大把的時間去適應標準,而是可以專注在強化自身核心能力,讓別人來適應自己

10.投入足夠的研發資源,掌握核心研發能力

張忠謀在提到做 1K 記憶體時的經驗,因為他投入的早,研發團隊也給力,所以當時德儀是搶先市場推出這項產品,因此佔據了市場先機。接著他直接跳過 2K,直攻 4K,因為他認為,研發的進步如果只能跟競爭對手一樣是漸進式的,那不足以拉開差距,要就一次拉開差距。

不過即使他這麼想,4K 的開發最後仍落後於競爭對手,而在 16K 的開發時,公司高層又直接成立了另一個不 report 給張忠謀的團隊。而且做法上並不是自主研發,而是想辦法 copy 競爭對手的技術。最後這個新團隊如期完成了 16K 記憶體的研發,但因為這一代記憶體的技術並非自主研發,所以技術的延續性並不好。

以下是我的觀點,4K 用自家技術,16K 用別人的技術,那本來在 4K 跟公司合作的廠商,如果要升級到 16K 勢必會有蠻多客製化的部分需要做調整。

加上並非自主研發技術,裡頭可能有很多 know-how 是我們還沒搞懂的。未來客戶使用出狀況時的處理也將是個大問題

再往下,如果 64K 又決定要自主研發,那到時客戶其實也得再經歷一次轉換,可如果繼續使用外部的技術,最後很可能會堆積出一大堆問題。

張忠謀說,當初他一直想加速研發的進程,但苦於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如果當初老闆願意將另一組人的資源給他,而不是私下去幹,說不定他早就用自家技術幹出 16K 記憶體了。

他也曾跟老闆提過希望增加研發投入占比,從 4.7% 提到 5.5%,但被老闆否決了。

但從這邊可以看到,張忠謀對於研發的投入有種異常的執著,不論是要懂技術,或者要親自跟研發團隊討論,又或者是要透過技術創新一次甩開對手等。這其實都反應出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技術與產品領先

結語

從德儀的經歷,我想我更能理解他對經營台積的各種觀點,他很重視客戶、合理性、研發、學習,也很看重一個人的品性,我想這都是一個世界一流的經營者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鑑之處。

寫得有點長,但看完確實有很多收穫與想法,先藉由這篇分享給大家,其他部分的收穫,我後續看完再分享。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Gipi電子報

也鼓勵你可以將我的電子報分享給你認為有需要的朋友們,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將會改變另一個人的思維與習慣。

Read more

看漫畫借鑑 AI 普及後可能產生的影響

看漫畫借鑑 AI 普及後可能產生的影響

現在武俠漫畫的系統中都會內建 AI 功能,昨天在看《天魔玩家》。主角可以身上的系統會隨時提供他故事劇情推進的選項,而在戰鬥選項中有一個進階的選擇,是讓 AI 代替他戰鬥。 而 AI 的戰鬥能力比主角更強,因為用各種招數的成功率都比主角高,連招也接得很順,甚至經常都是以輾壓對手的方式取得勝利。以弱勝強的狀況也經常發生,久而久之,主角愈來愈仰賴 AI。每次只要覺得打不贏,就想叫 AI 出來打。 殊不知,這個 AI 是有意識地,他總是以廢物來稱呼主角,並告訴他,他太過仰賴系統,太過仰賴 AI,這並不是好事。他只是一個看起來戰鬥力高的廢物,碰到基礎比自己好的人很容易就輸了,碰到比自己強的人更不用說,根本不敢自己應戰,只能託管給 AI。 剛開始主角並不覺得這有什麼,有系統這麼好用的東西幹嘛不用,只要戰鬥力可以提升就好,基礎的內力跟體力有那麼重要嗎?然後託管給 AI 就能贏,這也是我能力的一部分,為什麼不用呢? 直到一次出任務,

By gipi
內部歸因,解決問題的答案往往在自己身上

內部歸因,解決問題的答案往往在自己身上

在 2015 年,我剛空降到新公司,當時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了解公司跟部門當下的狀況,也跟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們聊過了一輪。 我跟團隊說,我們需要協助業務團隊解決他們的問題,我要 PM 去參加業務部門的週會,並且準備報告去跟業務主管們同步狀況。 PM 告訴我:「這好像不是我們可以做的事?」 我還跟團隊說,現在整個公司的研發流程或系統非常混亂,我要從你們之中調派人選去導入合適的工具跟建立流程,解決現在我們遭遇的問題。 團隊成員問我:「我們可以自己做這件事嗎?不需要公司更高層的主管決定嗎?這責任應該在高層。」 我的說法是:「等待不會帶來好結果,過去你們已經等待夠久了,這些事都沒有發生過,所以我們先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現況。」 上述兩件事,後來得到的結果都是好的,即便過程中有遭遇了一些阻礙,但都能被一一克服。 而在當時我又看到公司的產品沒有人專責開發與維護,尤其是關於用戶使用體驗的部分更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那時我跟業務部門主管提到說要挪動一部份資源去改善產品,他雖然認為有必要性,但他也告訴我:「我覺得這應該是客服部門要想的問題。」 我告訴他:「現在產品的體驗已經影響到業務銷

By gipi
我人生的四氣

我人生的四氣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的職涯尚稱順遂,雖然挫折不少,但貴人更多,雖然挑戰很多,但我也大多一一克服。即便在 2022 年生了一場病,但幸運的是發生的早,動了手術後倒也沒有明顯的大礙。 我的人生走到現在,稱不上有多了不起的成就,但一步步走來,我還算很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也有一些核心觀念在我心中支撐著我一路走來。 本篇文章是我在 2022 年時在學院開的一門課,我在課程的發刊詞上與大家分享的內容。 「剛好」的運氣 有些人喜歡用「倖存者偏差」來形容那些職場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覺得他們只是剛好成功了,而不是他們做對了什麼。 我常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所以我完全不否認自己的經驗帶有運氣成份,因為如果不是我遇到了對的人,如果不是我盯著的機會剛好出現,如果不是那個當下我是最適合的人選,如果不是我年紀更輕體力更好,如果不是我過去剛好有過類似經驗,很多事都輪不到我。 這些「如果...剛好」是運氣,可算起來也是一種個人的累積。 26 歲時,我成為當時公司最年輕的產品開發單位主管並兼任技術架構師,靠的是我前面三年的努力,如果我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產品,也沒有站到一線去處理客戶

By gipi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過去幾年不論是顧問案,或者授課過程,在講授營收成長或利潤提升的過程,總會跟大家聊到關於產品訂價的議題。 因為產品的價格,基本決定了好幾件事: 1. 客群,100 元的餐點跟 400 元的餐點,滿足的需求不同。 2. 銷售通路與銷售策略,客群不同,銷售的方法也會有很大的差異,100 元的便當可以開便當店,甚至透過餐車銷售。但 400 元的餐點,你可能得開一間餐廳。 3. 利潤,能拉高價格應該沒人想賣低,如果拉高價格的同時又不會減少銷量,那何樂而不為。但許多經營者腦袋裡擔心的問題經常是「賣太貴沒人買怎麼辦?」。 4. 營運方式,為了賣更高的價位,通常需要思考這種「溢價」的價值到底從何而來,也就是我們憑什麼賣更貴?通常是因為品牌、稀缺性、獨特性、服務、體驗等為產品附加了價值,讓客戶心甘情願花更多錢。但為了創造額外價值,公司也需要去調整營運方式。 新產品的訂價很重要,既有產品的價格調整也一樣是一門學問。很多時候公司賺不到錢,或者賺得很辛苦,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