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組織政治內權力的局
在學院內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要如何看懂組織政治?以及要如何在組織政治中獲得影響力?為了清楚的說明這個議題,我在過往許多課程中都有放入組織行為跟組織政治相關的內容,重點是讓大家進一步理解公司的權力結構,並進一步在這樣的權力結構下獲得影響力。
政治這種事是這樣,不管你喜不喜歡,到了一定的位置後,你是躲不開這些的,與其消極的迴避,不如積極的應對。如果你不希望被糟糕的人玩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他拿到不恰當的權力。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參與政治的下場,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
而談論政治,就不得不談「權力」的議題,我會特別談這件事是因為我發現許多人會忽略組織內的權力的取得方式,以及組織結構變化造成的權力變化。
有些人想到權力時可能只想著 title 與 position 的議題,但真實世界裡,獲得權力的方法真的有很多種,而擁有權力的人,通常在組織內也擁有更多的主導性。
也是因為如此,在組織政治中要勝出的人免不了得去爭權。
那影響組織內權力的要素有哪些呢?主要有三:
第一,組織位階:這是跟你的 title 與 position 有關的,實際上就是職務授予你的權限,主要是人事權、行政權與決策權。這就是大家最常聽到的權力類型。
第二,任務重要性:一樣都是副總,但業務副總與研發副總所擁有的權力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公司本身是業務導向,那業務副總的權力有可能比較大,但如果是在一家大公司,全公司有好多個業務副總,但只有一個研發副總,此時研發副總的權力可能會比較大。
第三,個人影響力:這可能源自於你的專業、人際關係或個人特質。舉例來說,因為你是產品專家,所以關於產品的決策可能會徵詢你的意見;或者因為你跟副總特別熟,你的意見會左右他的決策,這時你也因為能影響他而享有水平的權力;抑或你是個特別好的PM,大家都喜歡做你的案子,此時你也會享有一般 PM 沒有的權力。
而組織政治在爭奪的,其實就是位階、任務與人才,透過獲取這三大類資源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讓自己在組織內的重要性大幅上升。
其實如何識別組織內權力狀況的概念我過去已經在各種分享中分別題過了:
水平與垂直權力的概念
談論的是組織位階帶來的是垂直權力,而能影響擁有垂直權力的人就享有水平權力,概念上其實就是綜合了上述三者。
垂直權力,這是組織中最典型的權力,因為身分、地位不同而擁有的權力,副總擁有比經理更高的權力,CEO擁有比副總更高的權力。權力的取得,基本上就仰賴擁有更高的位階與title。
水平權力,擁有水平權力者,本身並不具備直接調度人力的兵權或決策權,但因為靠近擁有垂直權力者,能透過各種方式來影響決策,因此而擁有了見接的權力。舉凡老臣、親戚、老闆的秘書、熟識的同事等,這些人不會在組織架構中出現,但卻時時影響著公司的決策。
很多人瞧不起擁有水平權力者,認為他們就是老闆身邊的小李子,但我建議大家先把這個偏見拿開。
一來,並非所有水平權力擁有者都是靠關係而擁有,很多人是因為他們的專業受到老闆的信任,老闆在做決策時多少都會徵詢他們的意見;
二來,不論你喜歡與否,這些人無時無刻都會影響你的工作與專案推進,都是利害關係人,你愈不跟他們打交道,你就會做得愈辛苦。
數據脈絡
談論的其實就是組織長期追求的目標,如果你的工作角色被配置在組織內最能影響長期目標的位置,一般而言你的地位也會比較高一些。
問題優先順序
這是一家公司對不同議題的重視,如果一家公司特別重視公關議題,那能很棒的搞定公關議題的部門或人,通常在公司內也會特別獲得重用。
為何後勤部門,研發、人資、產品部門,在談判上總是容易被業務部門壓著打?
是因為業務本來就擁有比較高的權力嗎?不是。是因為業務工作比較高尚嗎?也不是。是因為業務工作是直接帶錢進來的工作嗎?有點接近了,但業務能帶錢進來也要看產品啊,還有一堆事情要後勤部門幫忙呢。
業務部門,不見得是公司內最勤奮、最聰明、最有價值的部門,但在多數公司內,為何他們的身分地位感覺硬是比其他部門高了一截?
答案是,部門定位更接近價值產生的地方。
價值產生的地方,簡單的講就是客戶、市場,以及影響公司能否生存下去的營業收入。業務部門承接了公司價值交付的關鍵一哩路,他們在跨部門談判時,總會拿帶來業績、滿足客戶的旗幟來洽談,而後勤人員,總是用人力不足、時程太趕、不符流程規範來應對。
當業務部門拿著業績或客戶需求來跟研發談,但研發的主管只能用時程太趕、人力不足來應對時,談輸的機率太大了。前者更像是公司的共同的問題,而後者更像是研發部門,甚至只是研發主管自己的問題。
業績、客戶與人力、時程、規範相比,兩者孰輕孰重高下立判。
受到重視的東西,在優先順序上一般擁有更高的勢能。
如果一家公司非常重視公共形象甚於短期獲利性,那花錢解決負面新聞是一件很合理的事;
如果一家公司重視員工關係甚於客戶關係,那為了員工權益而與客戶對簿公堂,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如果一家公司重視業績甚於客戶服務,那為了業績而犧牲產品品質,讓客戶蒙受一定程度的損害也不意外。
每一家公司重視的東西都不同,每一個人重視的東西也不同,但一定都有一個排序,我習慣稱之為「勢的順序」。
最後我用一個二維矩陣去收斂權力這件事,矩陣的橫軸是任務重要性,縱軸是組織位階。
一般而言,公司內享有最大權力的人通常是那些位階高,任務又眾要的那些人,公司 C-level 是當然的人選,除此之外主力產品的業務老大通常也會享有接近的權力,因為他可能主導了公司的營收命脈。(嚴格來說,多數 C-level 的真正權力還不見得有業務老大這麼大)
而擁有第二級權力的,通常有兩類人,一類就是重點部門的老大,像是產品部門、行銷部門,或者其他非主力產品的業務老大,另一類則是主力產品的業務部門中高階主管,像是業務副總、總監一類的職務,因為依附在主力產品下,通常說話也是比較大聲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其實是後勤或幕僚部門的老大,他們在公司內的職稱掛的高,但擁有的實質權力其實沒那麼大。你可能會看到業務經理對總務部門老大大小聲,但總務部門老大可能是總監或副總的 title 。所以不是一樣的職稱就享有相同的權力,你還得看他們部門的任重要性,才能知道實際的權力分配到底是如何。
其實看懂這個,你就比較知道組織內的權力分配到底是如何,同時你也應該觀察一下跟你最親近的那些人,他們擁有的真實權力有多少,然後在每次組織調整時,你也比較能看懂權力的流動。
如果你想在一個大組織內發展,搞懂組織政治是難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