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案例看大公司體系的力量

兩個案例看大公司體系的力量

有個朋友公司請了一位新任的業務副總,過去的背景是上市公司的 business head,過去不只揹業績,也扛損益。當初請他來也是希望他能扛起公司主要產品線的損益,但到職半年,卻發現對方似乎沒有符合他原先的期待。

我們在聊的過程我了解了他的期待,以及對方所展現的成果,我覺得彼此存在認知的落差。

在上市公司扛損益,其實真實損益數字、產品折扣、費用率、headcount,很大比例都是老闆跟財務部門討論後算出來的,一個 business head 的工作核心,主要是業績,但對成本與費用能決定的比例可能不到 20%

但在現在的公司扛損益,意思可能是營收、成本、費用都要自己去思考。哪邊多花一點,哪邊少一點,要砍一個 headcount 還是多一個,多出來的放哪邊,什麼市場利潤不好應該放棄....這些可能都是他的任務。

這兩種都是扛損益,但所需要的能力差異超級大,他過去在上市公司所擅長的事,跟現在可能只有 60% 是重疊的。也就是說,他還有 40% 需要學習的地方,你得給他時間,並協助他搞定。

這是很多中小企業老闆無法理解的地方,他們本期待大公司的人空降後應該會把現在處理不好的是處理的比原先更好,沒想到還要讓他們有時間學習。

這就是大公司體系的力量,讓你做一件事,在不理解全貌的狀況下,你都能做到好

下面是另一個案例,也可以見證體系的力量。

一樣是位大公司的空降主管,行業經驗很豐富,能力也很好,過去帶過非常多人,這輩子只待過一間公司,從基層一路到事業部總經理。

這位朋友跟我反應的是,這位空降主管面試了好幾位 one-down,但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陣亡,而他對每一位的評價也不是非常好,覺得這幾個人都沒有符合他的期待。

我朋友不禁好奇「你在大公司看過這麼多人,應該很會面試,加上之前也看過他專訪時談到選才的議題,說的也很有道理。加上這些人也都是他面試進來的,怎麼會接連幾次都看錯人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的親身經歷。

當年我離開第一間公司時,因為過往找人都算順利,找到的人素質也不錯。因此,我對自己的面試技巧也很有信心,我真心認為是因為我懂得如何面試,所以才挑對人。

直到我換了工作,我需要大量面試人,但過程中我也犯了好幾次錯誤,選了不合適的人進來,甚至讓一些價值觀不太對的人進入團隊,然後造成一些負面效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第一個直覺是我是不是有問題沒問到,但我覺得我現在問的問題,已經比我之前更多更深入了,怎麼還會出這種問題呢?

直到有一次我跟第一份工作的 HR 同事吃飯聊到這件事,他跟我說,很可能是 HR 部門沒有幫忙做好過濾。

首先是邀約,HR 會有自己專業領域要問的問題,絕大多數是針對背景與人格特質,這些我也會問,但切入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回答不同,觀察的重點也不同。

其次是背景調查,我頂多問問朋友,但很少會再做深入的了解,可 HR 會把背景調查做得很細,可以得到的資訊往往比我更多。

然後是整個面試到晉用過程的觀察,HR 會把他觀察到的事跟我說,有時會建議不要錄取這位候選人,但現在的 HR 不會做這些事。

我才理解,我以前的高命中率,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有 HR 在背後協助才做到。如果有 90% 命中率,那我可能只佔了一半,剩下一半是 HR 幫我 cover 了,如果少了 HR,我就剩下一半不到了。

順著這個再往下想,我也發現從公司品牌其實就開始影響整個面試的品質,會選擇投遞某間公司的職缺,很可能就是某類特質的人。這也會影響面試的複雜度。

所以一個在大公司體系下,可以找到合適人才的人,不意味著他很懂得如何挑人,只能說他在那個體系下可以把這件事做得很好。一旦脫離了體系,很多能力都需要打折扣,也需要再次學習,這是不能被忽略的。

對企業主來說,請大公司主管空降進來,請先降低期待,給對方多一點時間學習與適應。對工作者來說,搞清楚哪些是體系附加的,哪些是自己的能力,針對不足之處盡快做補強。

大公司沒有不好,因為他們看過更大的局,眼界會比我們更廣,但要如何用好他,讓他發揮應有的價值,還是先有正確的認知。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Gipi電子報

也鼓勵你可以將我的電子報分享給你認為有需要的朋友們,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將會改變另一個人的思維與習慣。

Read more

看漫畫借鑑 AI 普及後可能產生的影響

看漫畫借鑑 AI 普及後可能產生的影響

現在武俠漫畫的系統中都會內建 AI 功能,昨天在看《天魔玩家》。主角可以身上的系統會隨時提供他故事劇情推進的選項,而在戰鬥選項中有一個進階的選擇,是讓 AI 代替他戰鬥。 而 AI 的戰鬥能力比主角更強,因為用各種招數的成功率都比主角高,連招也接得很順,甚至經常都是以輾壓對手的方式取得勝利。以弱勝強的狀況也經常發生,久而久之,主角愈來愈仰賴 AI。每次只要覺得打不贏,就想叫 AI 出來打。 殊不知,這個 AI 是有意識地,他總是以廢物來稱呼主角,並告訴他,他太過仰賴系統,太過仰賴 AI,這並不是好事。他只是一個看起來戰鬥力高的廢物,碰到基礎比自己好的人很容易就輸了,碰到比自己強的人更不用說,根本不敢自己應戰,只能託管給 AI。 剛開始主角並不覺得這有什麼,有系統這麼好用的東西幹嘛不用,只要戰鬥力可以提升就好,基礎的內力跟體力有那麼重要嗎?然後託管給 AI 就能贏,這也是我能力的一部分,為什麼不用呢? 直到一次出任務,

By gipi
內部歸因,解決問題的答案往往在自己身上

內部歸因,解決問題的答案往往在自己身上

在 2015 年,我剛空降到新公司,當時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了解公司跟部門當下的狀況,也跟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們聊過了一輪。 我跟團隊說,我們需要協助業務團隊解決他們的問題,我要 PM 去參加業務部門的週會,並且準備報告去跟業務主管們同步狀況。 PM 告訴我:「這好像不是我們可以做的事?」 我還跟團隊說,現在整個公司的研發流程或系統非常混亂,我要從你們之中調派人選去導入合適的工具跟建立流程,解決現在我們遭遇的問題。 團隊成員問我:「我們可以自己做這件事嗎?不需要公司更高層的主管決定嗎?這責任應該在高層。」 我的說法是:「等待不會帶來好結果,過去你們已經等待夠久了,這些事都沒有發生過,所以我們先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現況。」 上述兩件事,後來得到的結果都是好的,即便過程中有遭遇了一些阻礙,但都能被一一克服。 而在當時我又看到公司的產品沒有人專責開發與維護,尤其是關於用戶使用體驗的部分更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那時我跟業務部門主管提到說要挪動一部份資源去改善產品,他雖然認為有必要性,但他也告訴我:「我覺得這應該是客服部門要想的問題。」 我告訴他:「現在產品的體驗已經影響到業務銷

By gipi
我人生的四氣

我人生的四氣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的職涯尚稱順遂,雖然挫折不少,但貴人更多,雖然挑戰很多,但我也大多一一克服。即便在 2022 年生了一場病,但幸運的是發生的早,動了手術後倒也沒有明顯的大礙。 我的人生走到現在,稱不上有多了不起的成就,但一步步走來,我還算很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也有一些核心觀念在我心中支撐著我一路走來。 本篇文章是我在 2022 年時在學院開的一門課,我在課程的發刊詞上與大家分享的內容。 「剛好」的運氣 有些人喜歡用「倖存者偏差」來形容那些職場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覺得他們只是剛好成功了,而不是他們做對了什麼。 我常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所以我完全不否認自己的經驗帶有運氣成份,因為如果不是我遇到了對的人,如果不是我盯著的機會剛好出現,如果不是那個當下我是最適合的人選,如果不是我年紀更輕體力更好,如果不是我過去剛好有過類似經驗,很多事都輪不到我。 這些「如果...剛好」是運氣,可算起來也是一種個人的累積。 26 歲時,我成為當時公司最年輕的產品開發單位主管並兼任技術架構師,靠的是我前面三年的努力,如果我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產品,也沒有站到一線去處理客戶

By gipi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過去幾年不論是顧問案,或者授課過程,在講授營收成長或利潤提升的過程,總會跟大家聊到關於產品訂價的議題。 因為產品的價格,基本決定了好幾件事: 1. 客群,100 元的餐點跟 400 元的餐點,滿足的需求不同。 2. 銷售通路與銷售策略,客群不同,銷售的方法也會有很大的差異,100 元的便當可以開便當店,甚至透過餐車銷售。但 400 元的餐點,你可能得開一間餐廳。 3. 利潤,能拉高價格應該沒人想賣低,如果拉高價格的同時又不會減少銷量,那何樂而不為。但許多經營者腦袋裡擔心的問題經常是「賣太貴沒人買怎麼辦?」。 4. 營運方式,為了賣更高的價位,通常需要思考這種「溢價」的價值到底從何而來,也就是我們憑什麼賣更貴?通常是因為品牌、稀缺性、獨特性、服務、體驗等為產品附加了價值,讓客戶心甘情願花更多錢。但為了創造額外價值,公司也需要去調整營運方式。 新產品的訂價很重要,既有產品的價格調整也一樣是一門學問。很多時候公司賺不到錢,或者賺得很辛苦,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