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睡個好覺?

如何睡個好覺?

那天在聊生活,有朋友說他已經連續失眠好幾年,睡眠品質一直很不好。我一直都是個容易入睡的人,可能是體質問題,也可能是我比較不會把問題一直帶到床上有關。

我習慣在睡覺前把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然後做點不需動腦的事,例如看敘事型的書,看看漫畫,或者講講話。真的遭遇到不好入睡的狀態,通常是有艱難的決定得做,或者做出了偏離價值觀的決定。

這幾年我在做重大決定時,內心都依循一個原則,那就是「晚上能不能睡得著」。

別讓自己有事卡住,也別讓自己在睡前動腦,有事先做完,不然就是隔天早點起床處理,別人在床上,心在桌上。

然後我特別推薦大家買張好床,以及找一顆適合自己的枕頭

好的床墊包覆感很好,躺在上頭人很穩定,也不太會因為身邊的人翻身而受到影響,可以將睡覺時受到干擾的機率大幅降低。

枕頭也是,不適合自己的枕頭,會讓你睡到脖子與肩頸都酸痛,這種不適感,會降低睡眠品質。

有時半夜會因為不舒服而醒來,更慘的是難以再次入睡。如果你是屬於久坐辦公室的族群,我會特別建議多做伸展,尤其是肩頸背的伸展,這三個部位的不適感會影響睡眠。

頸部肌肉緊繃,很可能引發頭痛,肩膀痠痛也可能影響睡眠姿勢。

我有陣子脖子經常緊緊的,但近幾個月經常運動後,這些痠痛都消失了,睡覺時也不再有不適感。

最後是飲食,我從小孩跟我睡在一張床的那天起,我晚上就特別容易醒來,孩子年紀還小時,我主要是看她還有沒有呼吸,接著則是看她被子有沒有蓋好。

加上小孩的睡姿不好,經常滾來滾去,踢來踢去,所以我也很容易被干擾。一段時間下來,我從一覺到天亮,變得淺眠。

這問題困擾了我好一陣子,前陣子跟朋友在聊,朋友說應該跟年紀有關,叫我不要不服老。我雖然不想承認,但我心裡其實已經接受了這個說法,不然我也找不到原因。

直到最近,我發現我又可以很自然的一覺到天亮了,而且迄今持續了大概兩週的時間。我就在想這段時間我改變了些什麼?我發現可能是飲食,以前我是重鹹、重口味掛的,所以吃飯、麵都要加辣椒,如果有湯汁的東西,我會盡可能灑滿。

但為了穩定腸胃,從前一陣子開始,我將所有的調味減到最少,吃東西也很少加辣。腸胃穩定了,睡眠問題似乎也有效解決了,現在我又能一覺到天亮了。

早上睡醒,我一般會先躺在床上做一小段腹式呼吸,先讓血液循環變順,讓精神好一些才睜開眼。

經過這樣的起床儀式,睜開眼的那一刻,我不再感到疲憊,立刻就能起床了。年紀愈大,睡眠愈重要,上面這些是我這些年為了睡個好覺,所做出的嘗試與努力,供大家參考。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Gipi電子報

也鼓勵你可以將我的電子報分享給你認為有需要的朋友們,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將會改變另一個人的思維與習慣。

Read more

給 B2B 新創的五個關鍵建議 - from Y Combinator  Anu Hariharan

給 B2B 新創的五個關鍵建議 - from Y Combinator Anu Hariharan

近期在輔導一家 B2B SaaS 公司,這個領域算是自己熟悉且擅長的,有很多的概念幾乎在每次的輔導與參與過程中都會提到,包含市場定位、定價、客戶服務、產品組合、銷售管理等議題。 這兩天剛好在 Youtube 上看到 Anu Hariharan 的這部影片,覺得很有共鳴,分享給大家。 影片中提到 B2B 新創應該留意的五件事: * 打磨產品:許多新創低估了擁有真正優良產品的重要性,並錯誤地將募資視為產品驗證。 * 訂價過低:大多數 B2B 新創在早期都存在訂價過低的問題,未能充分體現產品價值。 * 聚焦客群:市場新創公司應聚焦於特定的早期客戶群,而不是試圖服務所有 B2B 客戶。 * 銷售迴圈:創辦人應親自參與早期銷售,直到銷售流程變得重複且可預測,再考慮聘用銷售主管。 * 財務自足:公司應致力於實現「預設生存」,透過營收支持成長,減少對外部融資的依賴。 專注打磨產品 「許多新創公司通常認為募資是產品好或獲得認可的信號,這是大多數創辦人犯的第一個錯誤。」 產品是 B2B 企業規模化與生存的基礎,

By gipi
管理槓桿,讓管理變省力的 4 個重要技巧

管理槓桿,讓管理變省力的 4 個重要技巧

當管理者將時間花在正確的地方,他所花的一分力氣將會帶來多倍的效益。例如招募、教育訓練、會議、制度建立等等。 很多資深工作者即便擔任了多年的管理者仍然不懂得拿捏「自己做」與「指導別人做」之間的分際,導致有很多明明該由部屬完成的工作還是握在他手上,而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也常常因為這樣的主管而出現瓶頸,這其實對團隊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 管理者應該在哪些層面思考管理槓桿呢?除了培訓外,我認為最常見的有以下幾個部分。 招募,找到對的人 招募到對的人是第一步,你找來的人應該要能節省團隊的工作時間,而不是加重你的工作量,如果你找了一個能力不到位、態度不正確的人,你必須要花很多時間教他、管理他,在他工作出包時幫他收拾,當他鬧脾氣時花時間跟他溝通,當你手下有幾個這種人,你會疲於奔命。 在招募時,永遠要記得思考,這個人進來是能有效分擔部門與自己的工作量,還是反而給自己增加工作量。 一個專業能力中上水平的人,但態度負面愛抱怨,你需要花很多時間教育外,他還會影響團隊的氣氛;另一個則是專業能力一般,但態度積極認真有熱情,會主動share團隊工作,後者雖需花時間培訓,但相較於前者所花的管理時間,選後者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