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裕,是自由的前提

餘裕,是自由的前提

出社會的這 10 多年,我一直兢兢業業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我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其實非常長,一開始一天 10 小時,後來提升到 12 小時,最尖峰的時刻甚至一天達 14-15 小時,這樣的投入,讓我在工作上斬獲了不錯的成果,爬升的速度很快,也很受到老闆的器重。

不過這樣的我,卻選擇在 36 歲時選擇離開卸下高階主管的身分,暫時離開職場。那時,很多人問我原因,也問我下一步怎麼打算,但那時的我其實沒有想那麼多,就只想要休息一陣子再來思考。

窘迫與餘裕

做出選擇的前幾個月,我感到自己的生活異常的「窘迫」,我的經濟沒問題,我的身體也沒問題,那這種窘迫感到底是從何而來?我做了深刻的自我復盤後發現,是因為我的生活開始失去「餘裕」。我不再感到游刃有餘,也不認為自己能擁有隨時放縱自己的空間,甚至覺得自己很難在工作與家庭間持續保持平衡。

所謂的「餘裕」代表的是你會有轉圜空間,也會有犯錯空間,更有不用付出 100% 精力就能兼顧好的能力。如果你只要付出 80% 的精力就能做好手邊所有的事,你就有 20% 的空間可以犯錯,可以浪費,甚至可以隨興一點做事。但如果一件事已經要你付出 100% 的精力才能做好,但你卻還有第二、第三件事得兼顧,你就會顯得窘迫,因為你毫無餘裕。

當時的我,在工作中需要投入 60% 的精力,以比例來說不算太高,但那時兩個小孩逐漸長大了,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陪她們長大,我希望能投入 40% 的精力在她們身上,於此同時我也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我也希望能投入一部分精力去探索。但我光是前兩件事就會吃掉我 100% 的精力了,我根本沒有餘裕可以放在其他事情上。

而當我選擇辭掉工作,我的精力獲得釋放,我除了可以陪小孩長大,還多了很多的時間可以探索未來,以及浪費。

我開始有時間思考,有時間閱讀,有時間去玩一些忙碌時沒法玩的遊戲,也有更多時間花一個早上的時間運動,還可以晚一點起床,晚上多花兩小時跟孩子們玩,這些都是因為我有餘裕的關係。

有餘裕,你就有空間改變,有改變,未來才會不一樣。

缺乏餘裕,人就會掉入短線思考

你是否經常感覺自己不能有一刻放鬆,沒有任何犯錯空間,連給自己放個假都有罪惡感呢?如果你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你很可能在某部分缺乏餘裕。

如果一件事需要 2 天的時間完成,而你剛好得在 2 天後完成這件事,那你在時間上是毫無餘裕的;反之,如果目前你還有 5 天的時間,你雖然會有壓力,但問題不大。寬裕的時間,就是時間上的餘裕。

團隊工作也是一樣的,如果團隊經常在加班,而且沒有休止的那天,那團隊就不會有機會跳脫現況思考如何改善現況,因為所有的專案時程都沒有餘裕,我們只能被推著走,在這種狀況下,團隊自然也很難愈來愈好。

如果你一個月的總支出是 5 萬元,而你的月薪是 4 萬 5 千元,你可以透過其他兼差來賺取剩下的 5 千元。這種狀況下,會覺得自己絕對不能掉的現在的工作,也不能沒有兼差,這種狀況下,你也會感到缺乏餘裕。但是當你的支出一直控制在 3 萬元,兼差所賺到的 5 千元對你來說就不構成太大的問題,這是屬於財務上的餘裕。

當你處在毫無餘裕的狀態下,你做每個決定都會小心翼翼,不容一絲鬆懈。在不容有失的心理壓力下,人通常只能思考眼前的問題,而無心思考未來。這時就容易掉入短線思考的陷阱中

太過忙碌的人,基本上不會有時間思考未來,也不可能將時間拿來學習,投資未來,財務太過窘迫的人,每個月都沒有剩餘的錢可動用,那也會不敢做出選擇,也很難將錢拿去投資,讓自己未來可以愈來愈好。

長期缺乏餘裕的人,對未來經常是缺乏想像的。

餘裕經常是多面向的

從前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餘裕基本上是可以從很多角度切入的,像是時間、財務等等,而我個人經常會從幾個面向思考餘裕。

時間餘裕

我會將關鍵放在可支配時間,也就是我每週在排除了工作、睡覺,還有固定陪伴小孩的時間後,我還剩下多少時間是屬於自己的。這些時間我要拿來看書,打電動,或者社交都是可以自由使用的,這就是我的可支配時間。

多數時候,我會希望自己每週最少有 1 個整天的時間是可自由支配的,能滿足這樣的條件,我就會覺得自己在時間上是有餘裕的。

財務餘裕

我的關注點在於可支配所得,也就是我每個月扣除基本支出如各種貸款、生活費、小孩的教育經費後,還剩下多少錢是可以動用的。如果你的收入 8 萬,但每個月的基本支出要 7 萬,你的可支配所得就是 1 萬,但若你的收入 6 萬,但基本支出只要 3 萬,你的可支配所得反而比收入 8 萬更多,你反而比高收入的人更有財務餘裕。

我出社會到現在,月薪成長了很多倍,而我個人的固定支出其實成長不多,大多就是支付小孩的教育經費,也是因為如此,我的可支配所得成長速度非常快。日積月累下來,我的財務餘裕算是高的,比較不構成壓力。

生理餘裕

我關注的是身體健康狀況,如果健康檢查報告出現嚴重紅字,這代表生理上其實完全沒有餘裕了,如果你選擇撐下去,很容易導致不好的後果。

以我自己來說,我在 2022 年 7 月時爆發了急性蕁麻疹,我意識到可能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出狀況,趕快安排了健康檢查,也因為檢查而發現自己腎臟長了一顆腫瘤。在 11 月份安排了手術切除,術後醫生說已無大礙,但我還是趕緊調整了自己的生活步調。大幅降低投入在工作中的時間,因為我很清楚,我必須為未來的自己多保留一些生理上的餘裕。

心理餘裕

我關注的是心理健康,心理餘裕是個微妙的東西,因為它不像生理那樣可以透過檢查就發現,而是得透過復盤過程的來自我發掘。

如果經常覺得心事重重,面對每天的生活都感到疲憊,上班煩腦,下班一樣煩惱,然後總是覺得壓力很大,情緒無法放鬆,多數時候,你是處於缺乏心理餘裕的狀態。以我自己來說,如果我假日無法自在的打電動 3 小時,通常代表我有事情在煩惱,如果我對小孩的耐性變差,那也意味著我心理缺乏餘裕。

心理餘裕基本上很容易受前三者影響,找到心理缺乏餘裕的原因,對症下藥一般會讓自己好很多。

注意力餘裕

我關注的是我是否還有心思去關心其他人/事/物。我是一個目標導向的人,也把要事優先視為圭臬,但我會刻意控制不要讓要事佔滿所有空間,而是保留一些些餘裕給自己,讓自己可以去享受那些生活中的意外。

注意力餘裕不容易被量化,我自己會關注當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在身邊時,我還能不能對他燃起興趣,然後配置一部分的時間在它身上。舉例來說,很多年前我老闆曾說,要觀察我的狀態,就看我在工作之餘是否還會做別的事,如果他觀察到我有繼續寫部落格,那通常代表還有餘裕,就不需要太擔心。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現況,那你可以用 10 分作為每一種餘裕的負荷上限,然後自我評估一下目前的實際負荷大概是多少。

以我現在(2025/1/1)來說,我的各項數值可能是:

  • 時間餘裕:3/10,代表有不少餘裕,但接下來應該會忙一些,或許會達到 6/10。
  • 財務餘裕:3/10,這部分我是很有餘裕的,基本上比較不擔心。
  • 生理餘裕:7/10,雖然醫生覺得問題不大,但我還是會比較審慎看待,也提醒自己,在這部分是不可鬆懈的。
  • 心理餘裕:3/10,目前的我比較沒明顯壓力,不論是工作或生活都是。
  • 注意力餘裕:5/10,因為即將展開工作,我還給自己設定了新計畫,但我在注意力上,餘裕仍算是豐沛的。

建議你也可以為自己盤點一下,當你習慣給自己保留餘裕,生活會過得更美好一些。

將餘裕保留給未來

接著,我想跟大家聊一個重要的觀念,那就是在你有餘裕時,一定要堅定的投資未來

在學院的院長相談室中,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關於「選擇」。

「A 工作薪水高,B 學習機會更多,我該怎麼選?」

我會說,如果你的財務沒有餘裕,那選 A,如果你財務上根本沒差那多出來的幾千塊,建議選 B。

「我現在是個行政專員,我想要轉換跑道,但又擔心轉不過去,怎麼辦?」

我會說,如果你未來有組家庭的打算,現在的你在財務上算是還過得去的,但小孩出生後會怎麼辦呢?又或者你可以思考一下,現在不轉,5 年後妳再轉,財務上、心理上能過得去嗎?如果當前的財務還過得去,看未來就不一定了,那現在做出改變其實是相對理想的。

在給建議時,我往往先確認對方是否有餘裕,如果有餘裕,那一定先選對未來更有幫助的那個選項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兩個我剛出社會時的經驗,也是一種善用餘裕的思考。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我剛出社會的那一年。

我剛出社會時在新店一家軟體公司工作,我的起薪是 40,000 元,我租的房子在中和,那是一間頂樓加蓋的套房,房間坪數約 3 坪大,一個月的租金是 5,800 元,不含水、電、網路,加上去後一個月約 6,500 元,我每個月需要支付就學貸款約 5,000 元,給家裡 5,000 元,每兩週去一趟台南找女朋友約花 6,000 元,保險 4,000 元多,三餐每月約 6,000 元,東扣西扣每個月剩不了多少錢了。

那時候想說要增加收入的話,靠公司調薪太慢,反而兼差是比較快的,那時有個碩士班同學問我有沒有興趣兼差,一問之下是遊樂園票券代購面交,他可以拿到比售價便宜 100-200 元的遊樂園票券,扣除他自己賺的部份,平均成交一張票券我可以拆到 30-60 元不等。

我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跟購買者約好面交的時間跟地點,下班後在新店、中永和地區幫忙送這些票券,算起來每個月大概可以增加 6,000-8,000 左右的收入。

我就這樣做了兩個月左右。後來覺得這樣跑來跑去真的太辛苦了,想說自己好歹也是個工程師,為什麼不去巨匠應徵當電腦老師呢?後來上網查了一下巨匠老師的條件跟薪資,教 Office 的老師,時薪是 200-250 元,算一算感覺比送票多一點,想說應該來應徵一下。

因為我是國防役第二梯次,我是趁著入營訓練前先到公司去適應三個月,那時時間已經接近 10 月份,我就去營隊報到了。

三個月的訓練跟放空後我在隔年一月再次回到公司,回公司的第一天,我先到原本的部門報到,與我同時報到的還有 3 位同梯,當時的老闆說他只打算從我們四個裡面挑一個留下來,而我,雖然有前面三個月的經驗,但卻是第一個被淘汰的對象。

主管給我的評價是:「舒帆的程式能力到哪我很清楚,可能不適合我們部門。」

那個時候我感覺很羞愧,覺得自己遜爆了,離開主管的辦公室後我一個人想了很久,我在想我先前在公司的三個月到底在做什麼。

我想到第一週時,主管到我座位旁問我:「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我問不出問題來。

我又想到隔沒多久,他又到我座位旁,看我在看 Java 的書,他拍拍我的肩跟我說:「程式得動手做才學得會,用看的沒有用的。」

一個月後,他將我從開發工作調去做測試工作,因為我沒法處理他交代給我的任務,他希望我將某個舊工具做改版,而我無法完成。

差不多時間,他問我下班後都在幹嗎?有花時間在學習技術嗎?

回想那三個月,我懊悔的很,我覺得自己在那三個月完全沒有任何的累積與進步,我問自己:「以後我還想面對這種很丟人的場景嗎?」

不,我真的不想,我能力不好,應該多花時間在學習上,而不是把下班的時間拿去賺外快,我為了賺這些外快,卻讓自己喪失了長期競爭力,根本得不償失。所以接下來的半年,我每天在公司待到 9 點多,回家洗完澡約 10 點多,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我寫程式的時間,我每天大概都學習到凌晨三點左右。

那段時間為我之後的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讓我知道努力學習必有回報,而且很多時候不是沒天分,而是沒有付出足夠的努力,如果認真,半年的時間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

回顧那段時間,我為了每個月 6,000-8,000 元的收入而犧牲了自己最寶貴的學習時間,那些收入對我來說是壞利潤,因為它們剝奪了我的時間,讓我無法專心投入學習,為自己創造長期價值。

那時雖然財務不寬裕,但還是有餘裕的,但我卻在有餘裕的狀況下選擇犧牲自己的成長,想想真是愚不可及。

第二個故事是發生在我跟我太太之間,出社會第二年,我太太(當時的女朋友)問我要不要出國玩,那時我跟她說:「要不要等存多一點錢後再去啊?」

她說:「現在去,你有體力做各種事,等你年紀大了,很多行程你就走不了了。你沒有缺那些錢,但年紀大了之後,你就沒有體力跟精神了。」

後來我被她說服了,我們每一年都會出國 1-2 次,而出國旅遊的支出確實沒有讓我感到財務窘迫,我反而很喜歡這種出國旅行的感覺。

我在財務上其實是有餘裕的,體力也有餘裕,但隨著我年紀漸長,我財務的餘裕會更顯著,但體力將開始失去餘裕。

上面兩個是我最早開始對「餘裕」這件事有體悟的時候,後來的這些年,我經常使用這樣的概念在思考自己的重大決定。

結語

餘裕讓自己有本錢冒險,累積餘裕則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更有效的時間運用,讓自己在時間上保有餘裕,

強化自己的能力,增加收入的手段,同時也要精明理財,讓自己享有財務的餘裕,

重視身體與心理健康,讓自己保有生理與心理的餘裕,

要事優先的態度,則讓自己擁有注意力的餘裕。

當你總是有餘裕,做選擇時包袱自然小,也會更自由。

Read more

找一個合適自己的 Mentor

找一個合適自己的 Mentor

這幾年在台灣的社群活動中,很多社群都採取了 Mentor 制,像是曼陀號、領袖100、藍途計畫等,都具有 Mentor / Mentee 這樣的設計在。 我這輩子有過很多位 Mentor,每個 Mentor 都教會了我許多事。但有些是我單方面瘋狂跟對方請益,對方不見得有把我當成 Mentee。 其實我對 Mentor 的定義是這樣的: 「對我人生或職涯有重大啟發的人,可能是一個在當下階段能教會你很多東西的人,也可能是一個協助自己打破過去經驗或行為的人。」 怎麼找到合適自己的Mentor? 不見得每一個 Mentor 我都有一個拜師的過程,過去10多年來,與我彼此有互相認定為師徒關係的人就三位,其他我所寫的 Mentor 大多是因為在互動與共事過程中,給了我一些重大的啟發,例如周忠信老師、林隆潤策略長等等,這些人都算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導師。 而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找尋合適自己的 Mentor。 我覺得我運氣很不錯,有機會在工作中遇到這些人,能遇到是運氣,但當你發現有些很棒的人在你周圍,而且跟你有互動的機會時,你是否有把握住了?怎麼把握呢?我來談談我的做法。 首先,

By gipi
3 個自組織企業案例與相關學習資源整理

3 個自組織企業案例與相關學習資源整理

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或稱自我管理型組織,一個運作良好的自組織最少符合以下三種要素: * 去中心化,關鍵不在組織架構是否扁平,而是權力設計上是否分散,傳統的組織經常是自上而下,又或者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很容易出現過度官僚化,又或者單點失敗的風險。 * 人人都是領導者,當有需要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領導者並非常設性角色(呼應去中心化),而是根據任務而定。傳統企業只有少數領導者,而且這些領導者通常都是主管角色。領導者數量少,很容易出現能者過勞的問題,加上許多的案子,管理者並不見得是最合適的領導者,但公司並未特別培養非管理職的領導能力,導致需要領導者時卻推派不出合適人選,只好又將責任壓在少數人身上。 * 分佈式決策,不同的決策群體有不同的決策鏈路,根據不同議題也可能有不同的決策機制。去中心化並不意味著大家各自為政,也不意味著所有團隊都依循相同的細部原則。團隊雖然自我管理,但仍有機制在確保相互之間的協作是穩定高效的。但這些機制是根據團隊運作所需,若團隊認為有更符合現況的做法,團隊做出部分調整,而不需經過核可同意。 過去 6-7 年的時間,我自己也研究了許

By gipi
我感興趣的心理學相關書籍

我感興趣的心理學相關書籍

因為最近聽了比較多心理學相關的資料,發現自己過去對心理學雖然感興趣,也有一些了解,但愈是深入了解發現自己懂得其實很少很少。 也因為這半年自己花了許多時間重新思考組織中人與人的關係,我深刻地認為許多過往的管理方式都需要做出調整。而其中最值得經營者留意的,莫過於人在工作中的追求正在產生改變,如果沒有針對這些改變去調整管理政策,那我們將與員工漸行漸遠。 談到管理,過往我們很強調機制與流程,近 20 年又引入了許多領導相關的技巧。可許多技巧經常流於表面,管理者會用,可員工們早就對這類技巧免疫,甚至開始產生抗拒。 我的想法是,有效的領導需要從人性面切入,當我們更了解人性的追求與渴望,我們會對如何領導與被領導產生全新的見解。這也是我對心理學感興趣的關鍵原因之一。 心理學的分支很多,我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是以下這幾個分支: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工程與組織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在找資料時我也整理了一些資料,想說稍做整理也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1.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核心論點:人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克服自卑感是人生的重要目標,並強調社會情感

By gipi
重啟新局,3 個提問判斷是否該結束這局

重啟新局,3 個提問判斷是否該結束這局

2007 年,是我出社會的第二年,那一年我從台北調回台中,並開始擔任團隊的 leader,負責一個問題很多的產品。那時我每天的工作除了開發產品外,還要處理很多客戶端的棘手問題,並且擔任團隊的 PM,規劃與監控工作,還要代表部門去參與各種會議。白天開會、討論其他人的工作,晚上回家繼續寫程式、改 bug、回郵件。 我的生活,應該是很多技術主管的寫照,因為我身邊有不少主管都是過著這種生活。雖然忙碌,但我覺得這可能是件正常的事情,不過三不五時還是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忙了點。 那時我忘了在哪本書中看到一段很有感的話,那段話的大意是這樣「忙碌到沒日沒夜的生活才不是常態,只要你願意按下 reset 鍵。」 就像玩遊戲一樣,按下 reset 後,你就可以重頭開始。 那時看到這段話,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有可能 reset 嗎?難不成是跟主管說我不幹 leader 了回去寫程式嗎?不,那不是我的追求,我還蠻喜歡現在的工作角色,只是工時真的有點長。 我接著思考,如果這個職務角色我不放掉,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