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Conf 2024 - 軟體工程師如何擁抱趨勢,提升職場價值

WebConf 2024 - 軟體工程師如何擁抱趨勢,提升職場價值

上週在 WebConf 2024 活動上我分享了一個關於 AI 時代如何有效累積個人職場價值的 talk,完整的簡報資料我放在下面這個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過去看:簡報連結

本文我主要就我當天的幾個重要論點做一些補充,提供沒有機會參加到當天活動的朋友參考,也讓當天有參與的朋友再做一次複習。

AI 會取代軟體工程師嗎?

這不是個偽命題,因為 AI 的出現確實大大的影響了人類的工作,但我們絕大多數人並沒有能力去預測 AI 的進步速度,今天不會被取代的項目,不代表五年後不會被取代。

如果你的策略是避免被取代,那你需要一直關注 AI 進度的速度,而且每當他取代了一個你能做的事情時,你會感到痛苦,因為你必須再學新東西。

我的建議是不要把 AI 當成一個謀生工具,而是當成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因為懂得 AI 不意味著你可以獲得一份穩定工作,唯有你能用 AI 來解決有價值的問題時,你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讓問題解決成為你學習 AI 的動力

AI 工具蓬勃發展的這兩年,幾乎每個月都有許多 AI 應用出現,但我不建議大家去追逐太多的工具,而是回過頭來思考,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問題在 AI 參與後,可以解決的本來更好

我分享的案例是我的學習與創作過程。

我為了學習 AI Alignment 的問題,我讀了許多篇文章與影片,其中一篇文章的內容長達上萬字,然後我從中衍生的文章跟影片也有數十個。如果我用本來的學習方法,我估計得花上兩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資料收集與整理。

然後再花一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將我消化好的資訊寫成一篇文章。但我當初先靠 Perplexity 幫我找出值得閱讀的內容,並輔以 Youtube Transcript 幫我擷取影片字幕,然後靠 NotebookLM 幫我做摘要與釐清各種資訊。

運用了這些 AI 工具,讓我收集資料、整理到寫文的時間大幅縮短。我從當天接近中午的時間開始,到完成文章撰寫,前後大約 5 -6 個小時。對比原先的三天,我把時間縮短了超過 2/3。

這篇文章在這:對人工智慧對齊的探討

第二個案例是我最近寫的一篇文章:從 20 哩行軍的故事,看如何面對不確定性

按原先的方法,我需要先上網收集各方面的資訊,可能包含大量英文的內容,而且要過濾掉錯誤訊息,並交叉比對各項資訊,然後提出比較。最後寫成一篇文章,我自己估計所需的時間可能在 1-1.5 天左右。

光是整理下面這張表,很可能就得花掉我半天的時間,但是我靠著 Perplexity 跟 NotebookLM。我只花了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就將這張表整理好了。

過去半年,我花了很多時間了解 AI 的邊界在哪,也花了很多時間學習使用 AI。

我的心得是,不要老去想著 AI 能拿來做什麼,而是回過頭來想想,現在的工作與生活的每一件事,有沒有可能提升一倍的效率,然後去找能達成這件事的方法。在這過程,你會發現 AI 經常能讓你找到新的解法。

一個新科技的運用與普及,不是靠著漫無目的學習,而是從自身需求出發,將新科技融入到生活中,解決過去解不了的問題。

職涯如何過得更好?

不論 AI 怎麼進步,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想解決的問題:「我們的職涯如何活得更好?」

這個段落我拋出一個問題問大家,如果職場的賽局是個金字塔,愈上層的工作薪資愈高,但進入門檻相對高,職缺也相對少,你需要花投入很多時間跟一群人競爭

而 AI 之所以讓人感到焦慮,在於中下層的工作任務,很可能被 AI 大幅取代,而這會大大增強了往上走的壓力

「除了這條路,我們還有其他選項嗎?」

這是我當天拋給大家的問題,傳統的職業競爭是金字塔型,但這種模式演變到最後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是個極端競爭的紅海。要在紅海中倖存,我們會需要花上大把的時間去跟別人比較。而這種比較,又會持續強化我們的焦慮感與壓力。

可如果我們去嘗試另一條路線,讓自己跳脫金字塔型的競爭,而是找出自己的獨特定位,發明屬於自己的全新職務,那你完全有機會按著合適自己的路線發展

我以自己的案例做分享,我本身是一個技術 X 商業的綜合體,但這樣的組合在 10 多年前很少有公司會要求技術主管熟悉商業,也很少有公司會要求商務主管得掌握技術。可我當初認為我在這兩塊都很有興趣,也相信這樣的組合可以創造很強的綜效

可現實是,純技術相關的職缺很多,純商業相關的職缺也很多,可能都有 10 萬個,但市場上會需要技術 X 商業的職缺相對很少,可能只有 100 個,兩者之間相差了千倍。

但我認為機會多,遠不如機會好。我情願把時間花在找出那 100 個工作機會,也不希望自己在 10 萬個不怎麼樣的機會中與別人競爭。

我去應徵一家只需要我某項技能的公司,他通常只願意支付我在那項技能上的薪資。可若是我能找到好的雇主,他們是因為看中我在技術跟商業上的綜合能力,他們期待我在這兩部分都能有所建樹,也願意為這種綜合能力付錢。那我不只能盡展所長,還能拿到相對好的薪資,這對我來說就是個好機會

一個人的職場價值並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回到市場機制思考,看看市場上有誰願意為你的價值付錢。

當你想跳脫金字塔競爭,想要定義一個屬於自己的市場,那你得學會發展自己,並懂得經營市場。

你是想隨波逐流,繼續在紅海內競爭,還是希望發展自我,面對市場挑戰,然後悠遊於無人競爭的藍海呢?這就看你自己的選擇。

在這場演說的後半段,我花了許多篇幅分享我個人經驗,以及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思路。我將這些內容彙整成三個部分:發展自我、做有價值的事、找到潛在客戶

Part 1.發展自我,取得新的技能組合

我從剛出社會沒多久就很熱衷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即便那些事可能與我的 KPI 無關,只要我感興趣,我就會去做。

像是寫文章,我從出社會到現在最少寫過上萬篇文章,
在論壇上回答問題,我可以天天去論壇看有哪些問題我能回覆的,
參與社群,早年我參加點部落與 MVP 社群,後來也組織過技術管理者社群。

做這些事除了磨練我的思考與表達能力之外,也會大大增強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還會增加我個人知名度與影響力,並讓我結交了更多高價值的人脈。

除此之外,我也會去爭取在公司內的每個學習機會,像是尾牙的主持人,或者內部講師的授課機會。這對提升我個人的演說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也讓他人重新認識我,並因此增加了我其他工作機會。

我本來就熟悉技術,我有很好的解決問題能力,而同時又能言善道,所以我除了技術工作外,我還能做 presale 以及顧問。這是我最早期發現自己的職涯開始出現新的分支的開始。

技術 X 口才 --> Presale / 顧問 / 講師
技術 X 產品開發 X 行銷 --> 產品經理 / 行銷經理
技術 X 商業 --> BU head / 產品總監 / 營運總監 / 科技作家
管理 X 社群影響力 --> 招募加速器 / 流量放大器

發展自己的技能組合,提升自己的職場價值。但人的時間很有限,如何穩健且精明的投資自己,以下三項是我一直運用的策略。

我的工作策略

第一,極大化個人學習

做能學習與累積能力與資歷的工作,專注於高價值任務,避免俗事纏身。

如果一件事高度重複,那我會盡可能將這件事自動化,因為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資歷是能持續累積的,而非不斷重複。如果我手上有許多雜事,那我會主動去爭取高價值的工作,讓老闆覺得將雜事安排在我身上事種浪費。

第二,用最少的時間做好 KPI

不追求 KPI 極大化,不是交差了事,但也不需追求完美與超標而過度投入。

我在工作上的態度是,不過度追求獲得最好的績效分數,因為績效是基於公司目標而設計,而我有我個人想追求的目標

當兩者契合時,我可以一邊做喜歡的事,一邊創造高績效,我職涯中有大約八成的時間符合這樣的狀態。而當兩者無法契合時,我會想辦法在公司目標上能做到 80 分以上,但不會刻意去追求 100 分,因為我希望為自己保留時間在個人學習成長上。

第三,做有熱情且能累積的事

現在做的事,可以為未來的自己增添價值,可能是薪資、人脈、機會、名聲、快樂。

我做事實會盡可能思考綜效,也就是做一件事能同時照顧到多種需求,或者能兼顧長短期,而在難以兼顧時,我會優先選擇長期

這個段落的最後,我做出了段落的總結。

我們很難預測 AI 的發展,但我們可以專注的發展自我。

AI 未來會怎麼變化,我們不知道,與其將時間花在擔憂未來的不確定,不如想辦法發展自我,強化自己的獨特性,讓自己擁有抗衡變化的資本。

Part 2.做有價值的事

什麼是有價值的事?我相信許多工程師其實回答不出來。這個段我我援引了馬斯克的觀點,他曾說:「有一個聰明工程師常見的錯誤,那就是花時間去解決一個不存在的問題。」

這句話的背後,點出的關鍵問題是,工程師經常去解決那些缺乏商業價值或對成果沒幫助的問題

這邊我用的材料是我曾多次分享的企業價值鄙視鏈:

在企業內溝通,尤其是與上級溝通,我們必須掌握的關鍵技巧之一就是永遠用老闆在意的事溝通。而在企業運作上,老闆通常最在意跟錢與客戶有關的議題,而較不在意部門管理或特定成員的工作狀態。因此,不同的議題,在老闆的心目中其實是有優先順序的。

在部門的分工中,業務相關部門負責的 KPI 往往跟營收、客戶有關,所以他們凡事必談錢跟客戶;而研發部門的工作,經常跟交期、生產力有關,我們談事情時會經常強調資源、風險或者人員管理的問題,因為這些都會影響到交期與生產力。

因為業務總是在談論離價值近的議題,研發總是在談論離價值遠的議題。業務說話比較大聲,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更不是因為老闆偏心,而是剛好他們談論的焦點都是離價值近的事情。

但我給大家的建議是,你只要轉變說話的內容,你也能取得跟業務一樣的話語權

不要說多接一個案子人力會很吃緊,而是說多接一個案子會造成資源排擠,很可能會導致 A 專案 delay,公司可能因此損失 500 萬。將一個模糊的影響轉變成一個具體的數字,將部門資源的問題轉變成營收問題。

不要說技術債不處理會衍生很多問題,而是說明技術債影響了多少客戶,帶來多少退費,以及造成工程師多少重工,而這些重工換算成薪資又是多少錢。

溝通同一件事,但說話方法不同,你就會獲得不同結果。

我的工作策略

第一,清楚陳述自己的工作價值

用他人理解的價值說明,最簡單的就是商業價值。

這是我最早開始談論商業思維時的核心,每個工作都有其商業價值,但你必須要能找出脈絡,你才能清楚陳述其價值。

第二,主動投入在有價值的任務上

不要等別人安排你去做那些無價值的事,而是識別價值,主動認領。

不要等待主管幫你安排任務,而是當你識別出高價值任務後,主動去認領。這些高價值任務有些很搶手,你要快點出手,有些很棘手,可當你願意認領時,你會獲得學習機會,也會獲得老闆的肯定,只要你不會總是搞砸他。

第三,Show, and tell.

做出成果來,主動呈現,不是為了邀功,而是在練習自信地說出自己的價值。

適時地凸顯自己的貢獻,並試著讓上級買單。在這過程上級就像是你的客戶一般,當他們滿意你的成果時,他們會更願意讓你晉升、加薪,或者拿更多獎金,他們很願意付更多錢給你。

千里馬不能只在原地等待伯樂,而是要主動出擊,出現在伯樂面前,展現自己身為千里馬的潛力。

Part 3.找到你的潛在客群

前面兩 Part 談到了發展自己獨特定位與識別價值的重要性,最後一段我更多的在談論理解市場。我用的是以下這個矩陣工具:

橫軸是技能熟練度,代表自己在特定職務上的技能水平,縱軸是市場價值,代表該職務在市場上的薪資行情。

技能熟練度高,市場價值高,那是一個理想職位,代表我們可以在這個市場混得好,而且市場也願意給高薪。

技能熟練度低,市場價值高,這是一個潛力職位,代表雖然我們能力還不到位,但市場仍願意支付高薪。

技能熟練度高,市場價值低,這是一個夕陽職位,通常是那些市場需求正在消失的工作,也很可能是即將被 AI 或機器人取代的工作。

技能熟練度低,市場價值低,泛稱學徒,什麼都還不會,雇主願意支付的薪水也很低。

我通常建議大家在選擇工作時,把重心放在理想職位與潛力職位上。以下是我個人在第一次轉換跑道時我設定的三個方向,以及對應的位置狀態。

根據我當時的技能組合與市場薪資行情我找出了三種可能職務:

  • 技術管理:這是我的老本行,也是能談到最好薪水的職務。
  • 產品管理:這是我最有熱情的職務,也是我最有優勢的職務。
  • 經營管理:是我長期想累積的職務,但也是我經驗最少,能談到薪資也相對較低的職務。

我當時選擇了從技術管理的職務切入,因為該職缺在公司的話語權最高,也擁有實際資源配置的權限。但我始終沒忘記自己想累積的是跨國產品管理能力,以及學習網路公司的商模、財務、增長等核心觀念。

而為了知道自己投入的努力是否有效,我會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跟獵頭聯繫,跟他更新我的經歷,讓他幫我物色一些可能的工作機會,讓我能藉此判斷自己當下的市場價值。這是我用來理解市場的重要方法。

我在轉職的一年後,獵頭介紹給我的工作大多都是 VP 等級,而且薪資相較於一年前,平均大約有 30%-40% 的漲幅。

理解市場,讓我清楚的知道我個人現在的市場價值到底在哪,也讓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確。

當天的分享,我主要想提醒大家一件事。

重點不是 AI 改變了什麼,而是面對未來,你想怎麼改變。

你得變得更獨特,你得學習定位自己,跳脫金字塔競爭;

你得有解決問題的意識,你得知道什麼才是有價值的,你得懂得陳述自己的商業價值,讓自己活出高價值;

你還得理解市場在哪,把自己賣出去。

隨波逐流短期很安全,但缺乏方向,內心會焦慮,
主動改變短期很辛苦,但方向明確,內心會愈來愈踏實。

Read more

找一個合適自己的 Mentor

找一個合適自己的 Mentor

這幾年在台灣的社群活動中,很多社群都採取了 Mentor 制,像是曼陀號、領袖100、藍途計畫等,都具有 Mentor / Mentee 這樣的設計在。 我這輩子有過很多位 Mentor,每個 Mentor 都教會了我許多事。但有些是我單方面瘋狂跟對方請益,對方不見得有把我當成 Mentee。 其實我對 Mentor 的定義是這樣的: 「對我人生或職涯有重大啟發的人,可能是一個在當下階段能教會你很多東西的人,也可能是一個協助自己打破過去經驗或行為的人。」 怎麼找到合適自己的Mentor? 不見得每一個 Mentor 我都有一個拜師的過程,過去10多年來,與我彼此有互相認定為師徒關係的人就三位,其他我所寫的 Mentor 大多是因為在互動與共事過程中,給了我一些重大的啟發,例如周忠信老師、林隆潤策略長等等,這些人都算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導師。 而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找尋合適自己的 Mentor。 我覺得我運氣很不錯,有機會在工作中遇到這些人,能遇到是運氣,但當你發現有些很棒的人在你周圍,而且跟你有互動的機會時,你是否有把握住了?怎麼把握呢?我來談談我的做法。 首先,

By gipi
3 個自組織企業案例與相關學習資源整理

3 個自組織企業案例與相關學習資源整理

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或稱自我管理型組織,一個運作良好的自組織最少符合以下三種要素: * 去中心化,關鍵不在組織架構是否扁平,而是權力設計上是否分散,傳統的組織經常是自上而下,又或者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很容易出現過度官僚化,又或者單點失敗的風險。 * 人人都是領導者,當有需要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領導者並非常設性角色(呼應去中心化),而是根據任務而定。傳統企業只有少數領導者,而且這些領導者通常都是主管角色。領導者數量少,很容易出現能者過勞的問題,加上許多的案子,管理者並不見得是最合適的領導者,但公司並未特別培養非管理職的領導能力,導致需要領導者時卻推派不出合適人選,只好又將責任壓在少數人身上。 * 分佈式決策,不同的決策群體有不同的決策鏈路,根據不同議題也可能有不同的決策機制。去中心化並不意味著大家各自為政,也不意味著所有團隊都依循相同的細部原則。團隊雖然自我管理,但仍有機制在確保相互之間的協作是穩定高效的。但這些機制是根據團隊運作所需,若團隊認為有更符合現況的做法,團隊做出部分調整,而不需經過核可同意。 過去 6-7 年的時間,我自己也研究了許

By gipi
我感興趣的心理學相關書籍

我感興趣的心理學相關書籍

因為最近聽了比較多心理學相關的資料,發現自己過去對心理學雖然感興趣,也有一些了解,但愈是深入了解發現自己懂得其實很少很少。 也因為這半年自己花了許多時間重新思考組織中人與人的關係,我深刻地認為許多過往的管理方式都需要做出調整。而其中最值得經營者留意的,莫過於人在工作中的追求正在產生改變,如果沒有針對這些改變去調整管理政策,那我們將與員工漸行漸遠。 談到管理,過往我們很強調機制與流程,近 20 年又引入了許多領導相關的技巧。可許多技巧經常流於表面,管理者會用,可員工們早就對這類技巧免疫,甚至開始產生抗拒。 我的想法是,有效的領導需要從人性面切入,當我們更了解人性的追求與渴望,我們會對如何領導與被領導產生全新的見解。這也是我對心理學感興趣的關鍵原因之一。 心理學的分支很多,我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是以下這幾個分支: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工程與組織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在找資料時我也整理了一些資料,想說稍做整理也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1.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核心論點:人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克服自卑感是人生的重要目標,並強調社會情感

By gipi
重啟新局,3 個提問判斷是否該結束這局

重啟新局,3 個提問判斷是否該結束這局

2007 年,是我出社會的第二年,那一年我從台北調回台中,並開始擔任團隊的 leader,負責一個問題很多的產品。那時我每天的工作除了開發產品外,還要處理很多客戶端的棘手問題,並且擔任團隊的 PM,規劃與監控工作,還要代表部門去參與各種會議。白天開會、討論其他人的工作,晚上回家繼續寫程式、改 bug、回郵件。 我的生活,應該是很多技術主管的寫照,因為我身邊有不少主管都是過著這種生活。雖然忙碌,但我覺得這可能是件正常的事情,不過三不五時還是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忙了點。 那時我忘了在哪本書中看到一段很有感的話,那段話的大意是這樣「忙碌到沒日沒夜的生活才不是常態,只要你願意按下 reset 鍵。」 就像玩遊戲一樣,按下 reset 後,你就可以重頭開始。 那時看到這段話,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有可能 reset 嗎?難不成是跟主管說我不幹 leader 了回去寫程式嗎?不,那不是我的追求,我還蠻喜歡現在的工作角色,只是工時真的有點長。 我接著思考,如果這個職務角色我不放掉,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