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pi

gipi
賈伯斯看待 A 級團隊的 10 個觀點

經營管理

賈伯斯看待 A 級團隊的 10 個觀點

在 X 上看到一個討論串,談論賈伯斯對人才的各種看法,內容中引用了許多過往賈伯斯受訪的影片,看完後更能認同找到真實人才的重要性。 讓 A 級人才愛上彼此合作的感覺 賈伯斯說:「我的成功得益於發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 B 級、C 級人才,而是真正的 A 級人才。而且我發現只要召集到五個這樣的人,他們就會喜歡上彼此合作的感覺、前所未有的感覺。他們會不願再與平庸者合作,只召集一樣優秀的人。所以你只要找到幾個精英,他們就會自動擴大團隊。」 「假如你找到真正頂尖的人才,他們會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護他們自尊心。大家的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因為他們都知道工作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符合下面這些條件的人,讓他們組成一個團隊,還有什麼事情搞不定的嗎? 真正的人才,是自我管理的 賈伯斯說,真正的人才都是自我管理的(self-managed),他們是能被信任的,能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不需他人提醒,也不需他人盯著,他們是自我驅動的。 當他的工作告一段落,他會去找其他重要的事情做,如果他不確定什麼事更重要,他會提出討論,如果工作中遭遇困難,

By gipi
我讀張忠謀自傳-通用篇的 3 個反思

讀書心得

我讀張忠謀自傳-通用篇的 3 個反思

他只在通用待了短暫的一年,在自傳中的篇幅很短,大概只有 10-20 頁左右,但有幾件事其實也值得參考跟借鑒。 面試還是要把很多事問清楚 張忠謀以 50 多歲的年紀,歷經了德儀這種全美百大企業高階主管的經歷,與通用的 CEO 面談了五次,每次都相談甚歡的狀況下,他進入到公司後才發現,他們對經營的想法也很大的差異,CEO 對自己的定位也跟自己想像的不同。 他認為自己應該是來強化通用整體競爭力,包含產品與技術研發,但 CEO 的策略其實更偏向進行公司出售與併購,這個定位上的差異,直接決定了雙方認知上的歧異。 在自傳中他只用一個很簡短的話帶到可能犯的錯,那就是他說自己在五次面談中,大多數時間都是他在說,而對方在聽。 我想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問題可能也沒有直接提出,包含最重要的定位與策略方向的議題,過多的在討論自己的經歷,人生觀等等。 這邊可以參考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如何面試你的主管 空降主管的高陣亡率 他空降之前,CEO 告訴他,他未來的四位直接部屬中,有兩位對他持接納態度,但有兩位則有點不服氣。他原先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他相信自己能搞得定。但他在到職八個月時,因為 CEO

By gipi
空降主管平穩落地四訣竅

職場與工作技巧

空降主管平穩落地四訣竅

當職業發展走到一定階段,去到什麼公司都是要直接帶團隊打仗,「空降」這件事是怎麼樣也避不開的,專業經理人能做的事就是盡可能地做好空降的準備,本文我便以我過去空降的經驗來與大家分享-空降主管如何迅速掌握現況,並平穩落地。 掌握現況,謀定而後動 空降主管初來乍到,對於公司與團隊的現況的把握度通常較低,必須先做足功課,對產業、產品、競爭狀況的掌握是最基本的,但要平穩落地,你還必須要掌握團隊狀況、組織架構、政治關係,以及一些待解問題背後的成因。 猶記得多年前去面試 TutorABC 時,當時的面試官 Arthur 曾問我:「你談了很多你對產品的構想,我覺得內容很好,但我想知道你怎麼展開 onboard 後前幾個月的工作?」 我當時的回答是:「前兩個月我會觀察與了解現況為主,不會急著做太多的調整,因為現況的成因我必須先掌握,配套的調整才會到位。」 當初面試時的資料我都還留著,簡報的最後一頁就是談前半年的計畫,計畫的最前頭就是了解與掌握現況。因為我認為不可能只有我看到問題,肯定很多人都看到問題了,但這個問題卻始終存在,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被挖掘,脈絡必須要被釐清。 而這些,你光憑查到的資料

By gipi
面試中最重要的事 - 面試你的老闆

職場與工作技巧

面試中最重要的事 - 面試你的老闆

在一次跟 Mentee 的聚會中大家聊到面試的問題,我問大家:「各位知道面試中最關鍵的事是什麼嗎?」 不等大家回答,我直接說:「就是面試你未來的老闆。」 多數的面試,都是由面試官主導了整個面試的過程,大多由他主動提問,只在最後問你有沒有其他問題想要問的,所以你永遠都處於被動狀況,他能看到你面對問題時的反應與神態,但你提的問題則永遠在他的預期之內,包含職涯發展、薪資福利、加班休假以及專業相關的問題,你很難看到面試官的全貌。 但我認為,面試時,準備好要問的問題,但這不是為了提高被錄取率,而是要提高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機率。在面試時為何你要好好的反過來面試對方呢?以下幾點是我的觀點。 挑選自己能學習、能共事的主管 為何面試時不敢問問題,或者只敢問套路問題呢? 很多人給我的答案是:「擔心不禮貌,不好意思提問。」,但我不禁想問: 「如果你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也推掉了其他家的 offer,興高采烈的報到,到職後才發現跟這主管價值觀合不來,在這邊耗了兩三個月才離職,那你為何不先拋開自己會不好意思的念頭,在面試的時候就直接提問呢?」。 你有一大堆在意的事情,最後都可能導致你離職,但你卻一

By gipi
未來組織發展的兩種趨勢

學習

未來組織發展的兩種趨勢

昨天早上在台北跟 Happy 聊天,其中我們也聊到未來企業發展跟管理的可能趨勢,以下兩點的內容我覺得交流的很愉快,也跟大家分享。 反組織規模化 過去幾十年,擴大規模往往是企業步入成長期後,最重要的發展策略,可以說沒有之一。 擴大規模為什麼有效? 因為當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跟產品都經過市場驗證,進入成長期的企業,不論是自身策略的期待,或者是資本市場的要求,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成長」。不論是營收成長或者客戶數成長,都將是企業最重要的指標。 而成長的公式: 營業額 = 訂單數 X 客單價 = (流量 X 轉化率) X (商品數 X 平均商品單價) 然後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的企業,最常見的成長方式就是複製既有的模式。簡單的說,如果開發 10 家客戶,需要 3 個業務,現在要開發 50 家,那就請 15

By gipi
工作上如何避免雜事纏身

職場與工作技巧

工作上如何避免雜事纏身

前兩天活動現場有位年輕夥伴問我:「怎麼樣才能避免身上有許多雜事?」 我反問他:「為什麼老闆喜歡把雜事丟你身上?」 其實類似的問題我過去回答過許多次,我這次給他的回覆是:「拒絕雜事最有效的方法,是讓自己手上永遠有超級重要的任務。去承擔重要任務,你才有機會免於處理很多雜事。」 如果你手上沒有其他事,老闆手邊又有些事需要有人去處理,他覺得你有空,又好說話,自然就會丟到你手上了。 有句話或許不中聽,但我認為「手邊有很多雜事的人,往往也是沒有要事的人」。 幾年前有位學員在上完課後私下找我,他說他覺得有點迷惘,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目前的工作。 他的工作是每天幫老闆處理一大堆事務,大到政府計畫,小到辦公室用據採購,老闆凡事都會問他,每天也幾乎都會丟事情請他幫忙。並經常把「沒有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工作了」掛在嘴上。聽起來他應該是老闆不可或缺的愛將。 我當時問他:「那你現在不是 VP 也該是個總監吧?」 他說:「沒有,我就是個 PM,公司有 GM、VP,還有幾個經理,但老闆最常把事情交代給我。」 我說:「那 GM 跟 VP 都會配合你做事嗎?

By gipi
讀《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重新思考目標管理的意義

學習

讀《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重新思考目標管理的意義

今天早上聽了一本書《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英文書名是"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這本書是由兩位 OpenAI 的科學家一同撰寫。 這本書提到的概念與我過去幾年在思考的議題很相近,所以我聽得非常有共鳴。文章內容將近 7,000 字,以下我先幫大家摘要一下重點: 1. 所有的偉大創新,往往都不是源自於計畫,而是源自於意外。當創新過程的踏腳石並未出現時,許多的創新往往都是做白工。 2. 目標的暴政與欺騙性,過度追逐目標很可能反而讓人偏離了方向。 3. 目標函式源自於過往經驗的總結,確定性高,但可能性低。追求確定性會讓人變得短視。 4. 延續或創新,繼續做熟知且明確的東西,或者做陌生但充滿不確定的東西?這將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5. 對目標管理的反思,不要追逐百分之百確定性,也不應該將百分之百的資源投入在年度目標上。 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 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偉大創新,往往都是意外所得。所有偉大的創新都必須有踏腳石(stepping stones),而你是難以分辨這些踏腳石的。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