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I 為何遭遇反彈?

DEI 為何遭遇反彈?

前陣子跟一位朋友在聊 DEI 的話題,談到在川普當選後有多家美國企業調整了 DEI 政策,再談到為什麼 DEI 的推動遭到反彈。

我針對這件事說明了我的觀點其實很簡單:「過度極端的理念,絕對不會形成社會共識。

極端是什麼意思?就是 100% 符合 DEI 的定義,不容一絲絲違背。不論在什麼場合,碰到什麼類型的人,都應該符合 DEI 原則,否則就不是 DEI,就不應該。

舉例來說,之前吵得很兇的性別認同議題,如果一個生理男性,他的性別認同是女性,所以她認為自己應該上女廁,應該去女澡堂,應該能參加女性專屬的活動甚至競賽。

你接受嗎?

再舉個例子,為了符合 DEI 原則,所以公司的董事會與高階主管的成員中,必須要有一半的女性,且有 20% 的拉丁裔成員。但我公司經營時,我正好找到了一群很棒的人,但這些人碰巧都是男性,這是否意味著我要放棄這些很不錯的男性候選人,改成找女性?

找到優秀且適合的人才已經不容易了,還要遵守這些比例規則,你會怎麼選擇?

灰色地帶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其實都不是極端黑或極端白,而是有許多灰色地帶存在。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大概都會落在這個灰色地帶。

就像我前面舉的兩個例子,你心裡可能能認同這種設計背後的考量,但是當這這成為一個絕對需要依循的原則時,你會陷入糾結。

以性別認同為例,我能認同且接受一個人對自我的性別認同(100% 認同),但使用女廁的部分我有一些顧忌,但還能接受(80% 認同)。但我不認同用女澡堂、參與女性專屬活動或競賽(0% 認同)。

所以我在性別認同這議題上,我並不是什麼都能接受,我有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

請問,我這種狀態是符合 DEI 還是不符合呢?

這邊有個美國加州的新聞,大家或許也可以看看新聞所談到的內容後,反思一下如果是你,你能否接受。

美國加州男跨女囚犯在女監性侵女囚使對方懷孕,辯稱「我對女性不是威脅」 | No Self ID Taiwan 反對自我宣稱性別
2021 年美國加州通過了參議院第 132 號法案 (SB132),允許仍留有陰莖的男跨女進入女子監獄;該法案的全名為《跨性別尊重、施為與尊嚴法案》(The Transgender

一個人自我的性別認同是值得尊重的,但是當這件事缺乏配套,因而衍生出更多問題。尊重一個人的權益,但若因此造成更多人的權益受損時,這就不是一個單純認同或反對的議題了

董事會與高階主管團隊的組成,我認同要有多元組成(100% 認同),所以我可以在招募時拿掉各種眼鏡,盡可能去多方找尋合適的人才。能找到很好,但沒找到也不是我歧視這些人,只是沒找到適合的。

設定比例或許是作為一種保障,但強加比例在激烈的競爭商業環境中是否合適?我不認為是。

所以我贊成應該要有多元組成,但我反對強制比例,所以最後可能是 15% 或 8% 的比例,但我覺得我已經用行動支持了多元。但從規定上來說,我只實現了 75% 或 40%,這等於在這個議題上,我的選擇也是灰色的。

很多事不能簡單的劃分為支持 DEI 或反對 DEI 兩個族群。我想像我這種人應該不少,我們在不同的議題上,很可能支持程度都有所不同。

中間選民的困境

其實 DEI 的問題,跟台灣政治環境也有很高的相似度。

台灣除了鐵桿藍綠白支持者外,還存在很多中間選民,這些中間選民很可能是根據議題跟人來決定他的選票。而不是單純支持特定黨派。

但是當一個中間選民跳出來抨擊某個政策或政治人物的行為時,很容易就被另一方的支持者定位成另一方的鐵桿支持者。

舉例來說,某人抨擊了綠營的某個立委,就會被說是藍營或白營的同路人。可其實你只是針對這個某個事件,甚至不是針對這個立委個人,更不是針對綠營。但網友就直接把你貼標籤了。

政治世界中,也不是只有鐵桿支持者在,還有很高比例的中間選民。他們在某些議題上會偏綠,但同時也支持了藍營的民代,還可能在價值認同上偏白。這樣的人或許在任一族群中都是不受歡迎的,因為他們不夠純粹。或者說,他們不像鐵桿支持者一樣極端

中間選民的困境在於,他其實只是在表達他對某事、某人的觀點,並不是想要站隊,但他的不純粹,卻經常成了他被別人攻擊的導火線。久而久之,這些中間選民會選擇默不作聲,或者被推往另一個族群去。

對百分之百支持 DEI 的人來說,我不純粹,我沒有支持所有的 DEI 倡議,所以我不是 DEI 支持者。而對那些百分之百反對 DEI 的人來說,我支持同婚腦袋有問題,我認同性別認同違反社會善良風俗。

我可能變得兩邊不是人,但很有趣的是,極端的人總認為自己才是社會的主流聲音。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很多人只是為了避免被扣帽子,所以選擇做政治正確的迎合。當有一天不需再忍受時,他們便會奮起反彈。


之前針對 DEI 我也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品牌在談論 DEI 時的成功跟失敗案例。

從 Jaguar 重塑品牌談 DEI 推行的困難
Jaguar 重塑品牌,拍了一段廣告,這個廣告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但看得出來想強調 DEI。但這種純粹各種人種、性別,著不同顏色衣服一起入鏡的方式還是覺得很粗糙,顯得很刻意。 Jaguar 原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tFIrqhfng 有爭議的案例 過去幾年因推動(蹭) DEI 而衍生的爭議事件中,還有幾個有印象的: 第一,百威啤酒在 2023 年選用跨性別網紅作為代言人,引發全球範圍的消費者抵制,導致公司市值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GDPlG42bU 第二,迪士尼將經典角色白雪公主重塑為黑人演員飾演,作為推動種族多元化的行動。不過許多觀眾對此反應不一,有人認為這是創新和包容的進步,也有人批評改編過度偏離原版故事,使觀眾感到不滿。 黑皮膚小美人魚:https://www.

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所謂的認同 DEI 而做出的設計,以及為了 DEI 而 DEI 中間的差異。前者從概念、意境到呈現都沒有刻意強調 DEI,但閱聽者能感受到;後者卻直接強化了視覺上的衝擊,刻意放大了 DEI 想傳達的意念,反而讓人反感

這世界存在各式各樣的人,每個人本來就不應該因為他的種族、性別、生心理特徵而喪失生而為人的權益。但社會的進步本來就是緩慢的,你很難靠著一道法令或強加的社會約束便要所有人都遵從你所提出的新觀念。

你真心認同,非常棒,那就按著你的想法去行事,用行動支持這個理念。

但請不要忘記,那些不支持者,或局部支持者,他們也是某種形式的多元族群,他們也需要你的尊重。千萬別將這些人排除在外。

與這位朋友的對話,我最後以一句簡單的對話結尾:「極端,本身就不多元,探討多元,卻不接受灰色地帶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如果你覺得我內容寫得還不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每雙週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訂閱連結在這,過往的電子報也在這。
訂閱連結: Gipi電子報

Read more

我人生的四氣

我人生的四氣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的職涯尚稱順遂,雖然挫折不少,但貴人更多,雖然挑戰很多,但我也大多一一克服。即便在 2022 年生了一場病,但幸運的是發生的早,動了手術後倒也沒有明顯的大礙。 我的人生走到現在,稱不上有多了不起的成就,但一步步走來,我還算很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也有一些核心觀念在我心中支撐著我一路走來。 本篇文章是我在 2022 年時在學院開的一門課,我在課程的發刊詞上與大家分享的內容。 「剛好」的運氣 有些人喜歡用「倖存者偏差」來形容那些職場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覺得他們只是剛好成功了,而不是他們做對了什麼。 我常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所以我完全不否認自己的經驗帶有運氣成份,因為如果不是我遇到了對的人,如果不是我盯著的機會剛好出現,如果不是那個當下我是最適合的人選,如果不是我年紀更輕體力更好,如果不是我過去剛好有過類似經驗,很多事都輪不到我。 這些「如果...剛好」是運氣,可算起來也是一種個人的累積。 26 歲時,我成為當時公司最年輕的產品開發單位主管並兼任技術架構師,靠的是我前面三年的努力,如果我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產品,也沒有站到一線去處理客戶

By gipi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4 種產品訂價方法與訂價策略

過去幾年不論是顧問案,或者授課過程,在講授營收成長或利潤提升的過程,總會跟大家聊到關於產品訂價的議題。 因為產品的價格,基本決定了好幾件事: 1. 客群,100 元的餐點跟 400 元的餐點,滿足的需求不同。 2. 銷售通路與銷售策略,客群不同,銷售的方法也會有很大的差異,100 元的便當可以開便當店,甚至透過餐車銷售。但 400 元的餐點,你可能得開一間餐廳。 3. 利潤,能拉高價格應該沒人想賣低,如果拉高價格的同時又不會減少銷量,那何樂而不為。但許多經營者腦袋裡擔心的問題經常是「賣太貴沒人買怎麼辦?」。 4. 營運方式,為了賣更高的價位,通常需要思考這種「溢價」的價值到底從何而來,也就是我們憑什麼賣更貴?通常是因為品牌、稀缺性、獨特性、服務、體驗等為產品附加了價值,讓客戶心甘情願花更多錢。但為了創造額外價值,公司也需要去調整營運方式。 新產品的訂價很重要,既有產品的價格調整也一樣是一門學問。很多時候公司賺不到錢,或者賺得很辛苦,

By gipi
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6 種同事

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6 種同事

在剛出社會時,我對職場人際關係這件事仍處於懵懵懂懂的階段,覺得不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交往,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維持對每個人的基本禮節,但我並不是一個熱愛與擅長社交的人,所以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我部門內更擅長社交的同事,他獲得的能見度與目光其實比我更多。 我真正感受到人脈的重要性是在我出社會的第二年。 那一年我從台北調回台中,接手了一個團隊,我當時的主管在公司內的角色舉足輕重,手下帶領個 5-6 條產品線,也經常要對公司的高層報告,加上他是公司主力產品之一的早期開發者,所以在公司內算是很得人敬重的那種人。 我在他手下的時間大約一年半左右,期間他讓我見識到了職場人脈的威力。 第一,他有一群年資跟他相當的朋友,這些人因為我們經常一起用餐,所以我跟他們也很熟。他們經常會跟我分享很多公司的秘辛,以及正在發生的事情。除此之外,也會在我需要協助的時候,出手幫我協調,讓我做起事來更順暢。 第二,他的上級關係很好,老闆會將比較複雜,難處理的工作任務優先指派給他,並直接給予兵權,讓他更容易運作。不只直屬主管,更上一級的主管也很信任他,所以當上級發現他們交辦的任務可能超出我主管的權

By gipi
建立信任感的五大元素

建立信任感的五大元素

過往我在談溝通問題時,我通常強調形式、文字、工具都是次要。因為我認為溝通問題的核心,往往在於雙方的互信基礎,或者稱之為信任感。 為什麼當你提出一個提案時,老闆會要求你準備好完整的報告資料,但另一位資深同事卻只要口頭告知呢? 為什麼當你被指派一個任務時,老闆會要求你每天要跟他回報進度,而且他還要看到具體的工作產出,但與你同期的另一個同事卻只要在每週週會時報告就好呢? 為什麼負責同樣工作的兩個人,在報告過程,一個人被各種拷問,另一個人老闆則是聽完後就放行呢? 你可能會覺得老闆差別對待,但回過頭來想想,為什麼老闆會差別對待呢? 我們可以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來思考這件事,我們對待身邊的朋友也不是同等待遇。有些朋友你可以放心把東西借給他,因為你知道他不會不還你,但有些朋友你則會非常謹慎,會問他幹嘛不自己買?借了何時要還?這其實也是一種差別對待。 就像我有個朋友每次約會必然遲到,我當天一定會打兩通電話提醒他不准遲到。但那些總是準時的朋友我就不會這麼幹,因為我相信他們不會遲到。這也是差別對待。 我們本來就會因為一個人的狀態,而決定我們對待他的方式。 而決定我們怎麼對待一個人的因素很多,可

By g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