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管理
數字的意義,經常是比較出來的
近期在跟許多管理團隊討論管理問題,我一般會看他們怎麼開週會,然後週會報告有哪些內容,會看哪些數字,以及怎麼解讀這些數字。 數字,是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環,數字可以反映進度,也可以反映達成狀況,還可以反映異常問題。 在溝通數字時,我首先強調的觀念是「數字單獨存在,經常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數字的意義,通常是比較出來的。」 時速 100 公里是快還是慢? 你可能會回答很快,因為你腦中想到的是汽車,所以你拿汽車的「正常車速」來比較,這時你會得到一個「快」的答案。但如果我是拿飛機的速度來比較呢?100 公里就慢到不行了,可能是飛機在軌道上滑行的速度。 又比如毛利 75% 是高還是低呢? 你可能直覺回答「高」,因為在多數產業中,75% 毛利確實非常高了,但在高科技產業或軟體產業裡,這個毛利很可能還低於平均值。 月收入 10 萬是多還是少呢?年紀 35 是老還是年輕呢?體重 60 公斤是輕還是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