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pi

gipi
近期對情緒的反思

生活雜感

近期對情緒的反思

早上運動,想說順便聽兩本書,看到之前看過的《非暴力溝通》,剛好最近對情緒這件事有新的體悟,就點開來重聽一次。 非暴力溝通中的關鍵四步驟: * 觀察事實而不評論。 * 辨別並表達自己的感受。 * 表達自己的需要。 * 用正向的語言提出明確的請求。 重新再聽一次盧森堡博士所講述的案例,覺得多數對話過程的情緒衝突,往往在於情緒對情緒,而非事實對事實,也很少清楚的表達感受與提出真正的請求,我們只有情緒。 在情緒下說出的話,做出的行為,得到的經常是更多的情緒。 開會有人遲到時,有人會說「你每次都遲到,我們都習慣了」,對方可能會反駁「我很久沒遲到了,上次遲到的原因我也說明了,是從客戶那邊趕回來晚了,我也有先傳訊息跟大家說我會晚一點,你這是什麼意思?」 情緒開頭,情緒回應,這是多數時候溝通無效的關鍵原因,而情緒往往帶來更多的情緒。 當發生一件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時,先想想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情緒,引發情緒背後的感受是什麼? 覺得自己不受尊重,覺得對方是刻意如此,但這可能不是事實,而是一種猜測。但這些不見得是事實的感受,經常引發情緒,而控制不了的情緒,會反應在你的行為與言語上。

By gipi
投入在線教育這些年,我對自己的 8 個重要提問

學習

投入在線教育這些年,我對自己的 8 個重要提問

我從 2015 年開始在投入在線教育產業,從英文這的垂直領域的類目開始做起,2017 年開始擔任台灣幾家學習平台的顧問,接著在 2019 年創立商業思維學院,這 6 年多的時間,我一直都在線上教育這個產業中活動,自己做產品,自己做內容,自己運營,也研究一些新的趨勢與技術。 在不同公司,不同階段,我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也有機會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在線教育這個產業。我自己覺得,不論是在線教育(Online Education),或者是所謂的教育科技(EdTech),其實都面臨了一些挑戰,同時也有一些本質性的問題得思考。這些問題我自己也還在探索,也還沒有答案,但我想可以跟大家分享與交流,或許我們有機會一起激盪出新的觀點。 Q1:「教會 “Learning how to learn” 到底有多難?」 教育產業的從業人員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習慣,我們必須要培養學習習慣,終身學習。但我們自己也知道這件事情永遠都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教會有學習動機的人,跟激發一個沒有學習動機的人,困難點是不同的。而讓一個有學習動機的人,能延續動機繼續往下學,

By gipi
我讀張忠謀自傳-德儀篇的 10 個反思

讀書心得

我讀張忠謀自傳-德儀篇的 10 個反思

張忠謀先生這次出版的自傳長達 20 萬字,分為上下集,我先閱讀的是下集,剛剛看完前 1/3,覺得有許多心有所感之處想要跟大家分享。 1.關於客製品與標準品 張忠謀說:「標準品跟市場上的競爭者沒有太多的差異,最後只能比價格,利潤不會太好,但客製品不同,客製品是與競爭者的創造差異的地方,獨特性高,而且價格空間較大,利潤也會比較好。」 這概念他在 2021 玉山科技論壇時也有提到,當時我也有針對這一點做一些想法上的分享。 做產品時,我們總希望能賣標準品,才可以持續降低邊際成本,客製化則是為了滿足剩餘 20-30% 的客製化需求,畢竟客製化的管理成本很高,若非必要,對「小公司」來說應該盡可能減少。 但對德儀或台積電這種公司來說,標準品只是基本,但當他們願意提供客製化服務時,小公司基本上無法跟,而當台積電把客製化流程愈做愈成熟,成本跟品質都會提升,競爭對手就再也跟不上了,這種時候,就成了獨一家,可以拉高價格還不怕客戶流失。 另外還是要強調做客製化的代價,客製化的管理是一門複雜的生意,因為每做一個客製品,等同於拉一條產線,新產線的良率通常不會太好,

By gipi
寫作的世界觀,怎麼寫系列文?

學習

寫作的世界觀,怎麼寫系列文?

忘了是第幾年擔任 ithome 鐵人賽評審,每一年擔任評審,我總得看 40-50 位不等的參賽者文章,每個參賽者都需要撰寫大約 30 篇文章。有些系列文我會想一篇一篇看下去,有些我看了幾篇就會覺得乏味,然後就會很快地把每一篇看一看,掃視一下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有趣的內容是自己沒留意到的。 系列文的寫作本身並不容易,要把每篇文章寫到引人入勝難度更高,但還是有很多參賽者發揮得很好,讓我不禁給出 9-10 分的高分。這些參賽者本身專業能力扎實,寫作能力也很優秀,更可貴的是,他們都有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 我過去寫過許多系列文,要講最經典的,應該就是《商業思維百科》,這是學院內容最大、最廣的課程,從一開始的 200 多篇,一路擴充到現在大約 350-400 篇的篇幅。 這堂課一開始的「世界觀」如下,當初我在規劃花了不少時間,因為這是一門將我認為重要的商業知識拆解開。每個區塊再往下展開一到兩層,最後產出 200 多篇的文章主題,每個主題最少要深入到一定程度,不能只是流水帳帶過,因為我需要的是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By gipi
破圈,跳脫既有思維,找到新的可能

生活雜感

破圈,跳脫既有思維,找到新的可能

剛剛看到一本有趣的書,這本書叫《破圈》,作者談到一個人的慣性行為分成三類:基於情緒的情緒體,基於經驗的記憶體,基於核心價值觀的信念體。 情緒,如果你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而有難以抑制的情緒,你在做決定時,很容易就順著情緒走。舉例來說,你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當看到非正面評價時,就會著急,就會想要證明自己不是那樣,想要反駁別人的論點。這時你做的事,其實是順著情緒而發生,不見得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經驗,這輩子活到現在,不論是 10 多年或者 50 多年,我們總有非常多的人生經驗可供參考。經驗可以讓我們輕易解決已知問題,但有時經驗也會成為自我的包袱。因為每個人的經驗都是有限的,但世界的可能性則是無窮的,人很容易依循過往經驗做決定,因為那通常是低風險的。但如果不跳脫過去經驗,新的可能性就不會發生。我們人生只能一直重複,而沒有機會變得更好。 信仰,這就是所謂的核心價值觀,有些事不會有標準答案,甚至不見得是利益最大的。但因為「我相信」,所以我去做,因為符合我的信仰,所以我心安理得。舉個例子來說,在工作中,我認為員工的發展很重要,

By gipi

生活雜感

寫在感恩節,2024 年的收穫與人生體悟

從出社會開始,每一年我都會寫下一整年的回顧或學習,對我來說,2024 年算是一個重新開始,因為我對人生的體悟有所不同,也改變了過往我的一些行為習慣。 跟互動起來舒服的人相處 延續去年的經驗,這一點還是被我放在首位,因為我覺得這真的再重要不過了。 自己當然可以很有願景與熱忱,但身邊的人到底是給自己增加能量,還是持續耗損自己的能量?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當你想做一件事情時,身邊的夥伴如果是盡全力支持你,那你不只在事情上會得到充分的助力,你的心境也會很愉悅。一個人擁有愉悅的心情,哪怕面對再難的任務都不會感到恐懼,面對挑戰經常也是甘之如飴。 看看近期的 Team Taiwan,應該都能感受到,一個充滿包容與愛的環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表現。 為什麼我一直鼓勵那些在工作中過得不愉快的人,換個環境比較好,因為你在這個環境不會得到支持,你必須付出多一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在其他地方一樣的成果。但你的心靈會嚴重耗損,能量會枯竭,你會活得不快樂。 我們一定有選擇,而且要堅定的選擇對自己好。 遠離那些有毒的人,如果在生活中,有些人的言論在貶低你,在傷害你,在社群媒體上,有些人你看不順眼。取消聯繫

By gipi
賈伯斯看待 A 級團隊的 10 個觀點

經營管理

賈伯斯看待 A 級團隊的 10 個觀點

在 X 上看到一個討論串,談論賈伯斯對人才的各種看法,內容中引用了許多過往賈伯斯受訪的影片,看完後更能認同找到真實人才的重要性。 讓 A 級人才愛上彼此合作的感覺 賈伯斯說:「我的成功得益於發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 B 級、C 級人才,而是真正的 A 級人才。而且我發現只要召集到五個這樣的人,他們就會喜歡上彼此合作的感覺、前所未有的感覺。他們會不願再與平庸者合作,只召集一樣優秀的人。所以你只要找到幾個精英,他們就會自動擴大團隊。」 「假如你找到真正頂尖的人才,他們會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護他們自尊心。大家的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因為他們都知道工作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符合下面這些條件的人,讓他們組成一個團隊,還有什麼事情搞不定的嗎? 真正的人才,是自我管理的 賈伯斯說,真正的人才都是自我管理的(self-managed),他們是能被信任的,能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不需他人提醒,也不需他人盯著,他們是自我驅動的。 當他的工作告一段落,他會去找其他重要的事情做,如果他不確定什麼事更重要,他會提出討論,如果工作中遭遇困難,

By gipi
我讀張忠謀自傳-通用篇的 3 個反思

讀書心得

我讀張忠謀自傳-通用篇的 3 個反思

他只在通用待了短暫的一年,在自傳中的篇幅很短,大概只有 10-20 頁左右,但有幾件事其實也值得參考跟借鑒。 面試還是要把很多事問清楚 張忠謀以 50 多歲的年紀,歷經了德儀這種全美百大企業高階主管的經歷,與通用的 CEO 面談了五次,每次都相談甚歡的狀況下,他進入到公司後才發現,他們對經營的想法也很大的差異,CEO 對自己的定位也跟自己想像的不同。 他認為自己應該是來強化通用整體競爭力,包含產品與技術研發,但 CEO 的策略其實更偏向進行公司出售與併購,這個定位上的差異,直接決定了雙方認知上的歧異。 在自傳中他只用一個很簡短的話帶到可能犯的錯,那就是他說自己在五次面談中,大多數時間都是他在說,而對方在聽。 我想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問題可能也沒有直接提出,包含最重要的定位與策略方向的議題,過多的在討論自己的經歷,人生觀等等。 這邊可以參考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如何面試你的主管 空降主管的高陣亡率 他空降之前,CEO 告訴他,他未來的四位直接部屬中,有兩位對他持接納態度,但有兩位則有點不服氣。他原先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他相信自己能搞得定。但他在到職八個月時,因為 CEO

By gipi
空降主管平穩落地四訣竅

職場與工作技巧

空降主管平穩落地四訣竅

當職業發展走到一定階段,去到什麼公司都是要直接帶團隊打仗,「空降」這件事是怎麼樣也避不開的,專業經理人能做的事就是盡可能地做好空降的準備,本文我便以我過去空降的經驗來與大家分享-空降主管如何迅速掌握現況,並平穩落地。 掌握現況,謀定而後動 空降主管初來乍到,對於公司與團隊的現況的把握度通常較低,必須先做足功課,對產業、產品、競爭狀況的掌握是最基本的,但要平穩落地,你還必須要掌握團隊狀況、組織架構、政治關係,以及一些待解問題背後的成因。 猶記得多年前去面試 TutorABC 時,當時的面試官 Arthur 曾問我:「你談了很多你對產品的構想,我覺得內容很好,但我想知道你怎麼展開 onboard 後前幾個月的工作?」 我當時的回答是:「前兩個月我會觀察與了解現況為主,不會急著做太多的調整,因為現況的成因我必須先掌握,配套的調整才會到位。」 當初面試時的資料我都還留著,簡報的最後一頁就是談前半年的計畫,計畫的最前頭就是了解與掌握現況。因為我認為不可能只有我看到問題,肯定很多人都看到問題了,但這個問題卻始終存在,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被挖掘,脈絡必須要被釐清。 而這些,你光憑查到的資料

By gipi
面試中最重要的事 - 面試你的老闆

職場與工作技巧

面試中最重要的事 - 面試你的老闆

在一次跟 Mentee 的聚會中大家聊到面試的問題,我問大家:「各位知道面試中最關鍵的事是什麼嗎?」 不等大家回答,我直接說:「就是面試你未來的老闆。」 多數的面試,都是由面試官主導了整個面試的過程,大多由他主動提問,只在最後問你有沒有其他問題想要問的,所以你永遠都處於被動狀況,他能看到你面對問題時的反應與神態,但你提的問題則永遠在他的預期之內,包含職涯發展、薪資福利、加班休假以及專業相關的問題,你很難看到面試官的全貌。 但我認為,面試時,準備好要問的問題,但這不是為了提高被錄取率,而是要提高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機率。在面試時為何你要好好的反過來面試對方呢?以下幾點是我的觀點。 挑選自己能學習、能共事的主管 為何面試時不敢問問題,或者只敢問套路問題呢? 很多人給我的答案是:「擔心不禮貌,不好意思提問。」,但我不禁想問: 「如果你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也推掉了其他家的 offer,興高采烈的報到,到職後才發現跟這主管價值觀合不來,在這邊耗了兩三個月才離職,那你為何不先拋開自己會不好意思的念頭,在面試的時候就直接提問呢?」。 你有一大堆在意的事情,最後都可能導致你離職,但你卻一

By gipi
未來組織發展的兩種趨勢

學習

未來組織發展的兩種趨勢

昨天早上在台北跟 Happy 聊天,其中我們也聊到未來企業發展跟管理的可能趨勢,以下兩點的內容我覺得交流的很愉快,也跟大家分享。 反組織規模化 過去幾十年,擴大規模往往是企業步入成長期後,最重要的發展策略,可以說沒有之一。 擴大規模為什麼有效? 因為當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跟產品都經過市場驗證,進入成長期的企業,不論是自身策略的期待,或者是資本市場的要求,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成長」。不論是營收成長或者客戶數成長,都將是企業最重要的指標。 而成長的公式: 營業額 = 訂單數 X 客單價 = (流量 X 轉化率) X (商品數 X 平均商品單價) 然後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的企業,最常見的成長方式就是複製既有的模式。簡單的說,如果開發 10 家客戶,需要 3 個業務,現在要開發 50 家,那就請 15

By gipi